《中庸》是孔子之孙子思所做,乃四书之一,在我看来,《中庸》是子思承孔子、曾参之思想之作,以前对中庸的理解是为人处事的一种寻求和为贵无争论的一种危害先进思想迸发的思想,避免矛盾确形成了类似管理心理学中领导集权的死板小社会,初读几页确发现完全不同。
中庸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与为人处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社会和国际背景下,中庸之道或许是解决尖锐社会矛盾的最好方法,朱熹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定理也。”中庸是教人保持中正的恒常不变之道,是公正,是过犹不及的最好解释,是面对哀伤最佳方式,正所谓”丧致乎哀而止”,希望自己面对亲人离去也可如此。最令我意外的是,论语中曾提到酒和主食之间的关系,古人关于社会生活的思考令我敬佩不已。继续阅读会让我受益匪浅,对先辈充满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