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是标准的新中国同龄人,回首六十多年来与共和国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小姨心里感慨良多。
六十多年的时间,饭桌上的变化难以历数,光是一碗米饭,就让小姨品出不同寻常的滋味。小姨说,可别小瞧了这一碗米饭,六十多年来,不管吃得好歹粗细,在老百姓的一日三餐中,米饭始终担当着重要角色。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光体现在菜蓝子里,一碗米饭同样折射出祖国六十多年的沧桑巨变。
小姨出生的时候,姥姥已届年老体衰,小姨缺少足够的母乳滋养,但是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没有影响小姨的健康成长,小米汤滋润长大的小姨一样出落得鲜灵秀气。
稍大些,糙米饭就成为小姨的主食,因为全家人都是吃这个,而且一吃就是很多年。
糙米通常都是用家里那口大铁锅煮制而成,火候掌握得好,锅底就正好有一层焦黄酥脆的锅巴,姥姥把整片锅巴小心地铲起来,再晾干了,整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就成了小姨童年时代唯一的零食享受。
小姨说她小时候吃过的最难忘的一顿饭是上小学时在同学家吃的,同学的母亲用大米和糙米掺起来做了一锅米饭,小姨一气吃了三海碗,狼吞虎咽地根本顾不上吃菜。
再后来,小姨在家里也能吃到这种大米和糙米掺起来做的饭了,当时姥姥说这叫“两米饭”。
两米饭伴随小姨度过了她的青春年华,那年头,能把两米饭敞开肚皮吃饱的,就算是殷实人家。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小姨走遍家乡的山野,寻找能够下咽的东西。在那个物资严重缺乏的时期,吃饱一直是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要话题,以糙米为主要内容的“一碗米饭”更讲究“量”而不是营养。
七十年代后期,小姨偶尔可以吃一顿不掺糙米的大米饭了,每次吃一顿真正的大米饭,都会让小姨回味良久。
进入八十年代,从温饱走向小康的中国人,餐桌上逐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盛,粗粮食品逐渐从家里的餐桌上淡出,“细米白面”成为餐桌上的主角。
不过,大部分人还没有意识到米饭营养的重要性,“一碗米饭”的意义仍停留在主食层面,米饭烹饪“纯手工操作”仍占主要地位。
“米+大锅”是小姨家的重要炊煮方式,“纯手工操作”全凭感觉掌握,米饭很容易糊锅、半熟、过度蒸煮,从而造成营养流失。
九十年代是一道华丽的经济分割线,生活条件极速飞跃,国人对吃的要求大大提高,米饭营养意识开始萌芽。
小姨也淘汰了使用经年的大铁锅,改用电饭锅焖制米饭,单一的压力和温度无法全部激活出食物中的营养,米饭糊锅和硬心现象仍然不时出现。
很快进入二十一世纪,营养价值观日益成熟的小姨也开始理性的审视“一碗米饭”的意义,能制作“营养好、口感好并且水分饱满”的“电压力煲”成为小姨新时期的煮食工具。
小姨说,在计划经济年代,精米白面舍不得吃,留到过年给全家老小包顿饺子吃,成为一种无尚的享受。
可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步入晚年的小姨惊奇地发现:以前穷人们为填饱肚皮不得不吃的东西,现在都成了宝贝。
糙米比精加工米要贵得多,因为含有米糠成分的糙米,更具有营养价值。超市里,粗粮比白面贵,红糖比白糖贵,更是见惯不怪的现象。
燕麦以前是草,如果在麦田里发现了燕麦,就必须要拨掉,而现在燕麦却成了减肥和美容的健康食品,需大量种植。
红薯南瓜和玉米都成了餐桌上的稀罕之物,除了口味好以外,还因为红薯是美容食品,前不久,更成为世卫组织公布的最佳营养食品。
玉米也成了预防冠心病的美味。过去小姨吃粗粮是受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现在却是为了健康主动地吃。
经历了与共和国变迁同样命运的小姨,也亲身经历了一碗米饭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情形。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人民饮食素质的进步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一样让我们惊喜。 一碗饭里看世界,两根箸间话国情。
60多年间“一碗米饭”的内容、品质都在不断变化,真实生动地反映着新中国的沧桑巨变,展示着中国经济的巨大腾飞下国人生活品质的飞跃,以及健康意识的提升,同时也标志着以“饭”为本的中国健康饮食观念的理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