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不想去写如此的话题,因为话题过于残酷与敏感,但是还是想说一下自己和同学的悲惨经历,去告诫那些在理工科苦苦挣扎的学子早日脱离苦海,奔向美好的文科天堂。
先说一下客观数据,我统计了全国高考和考研的分数线变化,发现了一个很大的趋势,选择文科的人数是逐年增加,而学理科的人大多是县乡,文科的分数线节节攀升,而理科的很多专业却愈发无人问津。以某211学校为例,理科专业的硕士录取线340左右,而文科却高达380,多少学子选择了弃理从文,即使已经被保送了研究生,越来越多的人宁愿选择去考教师编制和公务员,也不愿意去企业当工程师。
上过学的人应该都知道文科理科的难度区别,那些学物理化学的学生一般都是最优秀的,然而最后在残酷的竞争中都未必可以脱颖而出,听说过不少人理转文,却几乎没有人文转理。学理科的难度要远远大于文科,竞争更加激烈,学的更加痛苦。然而,最后的结果呢?除了极少数拔尖的理工科学生可以接项目搞技术,成为真正的技术总监,而大多数比较优秀的学子却只能在环境恶劣的工厂面对着冰冷的机器、在漫天飞舞的工地望着钢筋,在冰冷的实验室配置着药剂,在充满电磁辐射的空间实验。而反观那些不如自己的文科生,却可以悠闲的在办公室看书喝茶,在各种场合拓展自己的人脉,这些都是他们应得的吗?不!只是因为他们的竞争对手太弱而已。
学理科的出来好就业。这一句话不知道害了多少人。这句话说了半句,留下的半句就是:毕业就进厂当工人!不得不去承认,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文科生只能蜗在小企业的一角从事前台和文员的工作。但是,你必须要看到,那些人不过是文科群体中落后的一群,如果他们当初选择了理科,高考的分数很大可能性只能够去上大专。而学了文科呢,只要自己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拥有似锦的前程。打一个不贴切的比喻,一支球队在欧冠和中超打联赛,取得好成绩的难度能一样吗?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媒体的夸张报道,某某网络公司收入如何高。但是,那只是其中少数高层的收入,而企业的文科出身的管理层收入只会更高,而那些程序员、技术员那背后的艰辛呢?是绞尽脑汁的演算与思考,无限的透支精力与生命,因为理科这东西,容不得半点含糊。而他们的生活与社交圈呢?大概像空白演算纸一样干净吧!
当下,越来越多的学子像逃难一样纷纷逃离理工科,民间更有“四坑加两护法”的新名词来规劝选择专业的学子。在我本科的班级,最优秀(而不是成绩最好)的同学早就逃离了工科,投入到了管理、市场乃至销售的怀抱,并且大多在其中如鱼得水,稍微努力一下便成为了公司的中流砥柱,人脉圈子更是没得说。而那些苦苦支撑着从事本专业的同学呢?大多结局凄惨,头白发少,每天唉声叹气,郁郁不得。
很多现象都有复杂的原因,简单的进行分析与归纳往往太过于片面,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不想说也不能说,涉及到了很多社会乃至国家的因素。话已至此,我更多的是抒发一下自己的所见所感,劝解年轻的学子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罢了,毕竟谁都不希望事倍功半,火中取栗。
别了,理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