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暮气沉沉:又是“怀旧”,又是“叹老”,究竟是什么使这群30岁的人怀着50岁的心态?到底是谁盗走了我们80后的青春?大学教育和社会氛围值得深刻地思考。
00后开始恋爱,90后慢慢在离婚,而做为80后,却依然是单身。剩男、剩女,终将是社会给了80后这代人“戴”上了两个具有时代标志的“光环”。80后的我们,曾经也有过儿时的梦想,有过满怀激情的追求,伟大的科学家、著名的发明家、求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增养祖国花朵的教师、为政清兼政的人民公仆……但此时的我们,谁不是为了每天的柴米油盐而日日夜夜劳碌奔波,慢慢地,梦想、追求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一片片锐利的棱角,在社会上慢慢地磨得光溜溜。
时代的背景,80后的一代出生于改革的初期,各种政策还在不断完善,而80后的青春,仅仅只有指尖那几年,怎经得起社会漫长的改革与变迁。这是特殊的一代人,这是艰难的一代人,却感觉正在慢慢被社会忽视的一代。房价的飙升,赚着3K到5K的薪资,这代人大多只能选择窝居;教育制度的不完善,80后却也遇到了大学的扩招,父母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培养着一个个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却后知后觉地感叹自己选错专业,工作上遇到的一切,大都学校里的教科书不曾有过。然而这并不是选错,而仅仅是应试教育、盲目扩招带给80后的缺失,80后的志向究竟给谁带走了?
机遇来自社会改革,他们比上一代有了更开阔的心胸和眼界,不再受制于意识形态,也不再为物资的匮乏所束缚。而阻碍则来自转型的负面因素:个人能力之外,特权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财富与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注定了奋斗起点的差距。在“拼爹”失败后,一些80后早早学会世故和圆滑,而掩藏起容易“惹是生非”的青春热血。
80后还在单身,男的、女的,29、30、31……年复一年,家中父母白发越来越多,却依然在静静地期待着能赶上抱着小孙子,何等辛酸的期待。为何80后不敢再爱了?宁人深思,宁人心寒!
社会的各条通道,公务员、事业单位,路越来越窄,挤独木桥的人越来越多,宁愿争着到小乡镇小乡村赚着3K、4K多的工资,为何?大家都认定是铁饭碗,只有铁饭碗,才能让老娘老有所养,才能让小孩衣食无忧。而这一条独木桥,承压着重量一年比一年大,却一直迟迟没有得到疏通,28,29、30……33周岁了,还在奋斗着要考上公务员!其实都没错,可以选择,然而这样的科举制度,却已消耗了太多80后的美好青春。
而这一切,究竟是谁带来的?而又是谁把80后的青春给带走了?80后,如此艰难的步履,如此艰难的社会背景,却还在默默耕耘着每天的紫米油盐。请别再施压80后了,他们的负担已经很重了,使命更重!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任何一代人,但80后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群体,现在即对他们定性恐怕是不负责任,他们的潜力发挥还来日方长。社会所能做的,是努力提供一个公平、开放、包容的环境,疏通个人上升的通道,培育创造和创新的社会文化,使年轻人能够获得一片任其驰骋的天空。也许,公民社会,民主法治的百年理想,都将在这一代人手中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