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项目是这样落地的。结合我们的五大研修活动主题:“课题研究”“课例研究”“阅读”“写作”“信息技术”,每半年制定一次网络教研活动行事历,结合教师的实际需求,每周安排一次教研活动,依据行事历进行网络研修活动。
自2014年项城课题网络共同体开展第一期活动到现在,共举行教研活动302次,其中课题135次,课例28次,阅读52次,写作37次,信息技术24次,其他活动26次,参与直播与回放共计60多万次,累计参与人数达一百多万人次以上。完成了省级课题156项、市级课题300多项。打磨优质课例367节,发表文章891篇。项城课题群微信公众号发表原创文章1203篇,转载文章1493篇。
我们这个项目是非常适合推广的。
第一,公益性,实用性,适合一线教师使用。我们的网络平台是公益的,不任何费用;经过网络教研积淀,形成了教师学习的资源库,满足教师教科研的需要;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随地去学习。
第二,简易化,模式化,便于推广。不管是不是我们项城课题网络共同题cctalk直播群的成员,不管你身在何处,只要有网络,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即可,只需点击宣传链接即可进入学习,方便快捷,如果直播当时没有时间参与,可以点击链接回放,继续学习。多年的活动,积累,总结,我们形成了共同体构建模式,主题研修活动运营模式和平台运营模式;有了固定的模式,便于复制和操作,适合推广。
在项城课题群的网络教研辐射下,很多区域建立了网络教研平台。中原教学名师弯丽君的工作室、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疫情期间项城很多学校的教学平台都是我们最好的推广。
项城课题网络共同体教研活动开展六年之久,我们沉淀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引领了不少教师走上专业发展之路,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我们的项目:
第一,成员专业化。丰富资源,优化平台,邀请名家,打造网络教研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让共同体的成员更加专业化。
第二,课程多样化。调查教师的实际需求,邀请更多的名家名师来平台讲课,同时邀请身边普通的教师来平台分享自己的成长和收获,让课程内容丰富多彩,适合不同层次的教师学习。
第三,辐射广阔化。快捷优化的平台,丰富的课程资源,希望我们的项目能够辐射更多的教师,尤其是边远乡村的教师,引领更多的教师走专业成长之路。
时光不弃,未来可期。在以后的日子里,希望我们的项目做得更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