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热火的《中国诗词大会3》又开播了!
间歇偶尔看了两期,的确精彩,毕竞进入三季,制做等方面一定越来越养眼,这是必须的。
而我个人的看点或许与众不同,与选手海量诗词储备库般的机械式对抗相比,我更喜嘉宾的辩析批讲评点,真真是一场文化大餐。
就所看的两期来讲,选手中高手如云,但就实力来讲,彭敏的素养吃定全场当之无愧,不过其败就败在心性过燥,不够沉稳,把自己当成战士,完全忘记了享受文人斗诗赋和的过程,以致于大多时间不是凭理解答题,而是凭猜测,所以败属正常。
嘉宾之中,王立群的乏枯更映衬出康震的妙口生莲,包括郦波亦胜王立群千里之遥,或许是个人因素,亦或是地域差异,总之,王立群的诗词短板非其虚名可饰!
说到这个问题,忽然想到了另一档节目,《我是演说家》,其中的冠军熊浩与诗词中的彭敏有一比,都才高折桂,但熊浩的严谨大气沉稳明显胜过彭敏。看熊浩的演讲,会发现其遣词造句你找不出半丝不妥,每一个字都属斟酌至极,这与其法学背景有关,又与其辩论国手身份密不可分。
熊浩的演讲的确精彩,细品有一种精致的华丽,犹如《妖猫传》中盛唐宫宴场面之感,人人都叫好,却又习不到用不得,熊的渊博学识与性之雅致非是人人可得,所以常人偶尔为之尚可,久之则成拙。说白了,就是少点草根味儿!
而《教育的意义》董仲蠡,虽不如熊的内容雍容大气,却平民气十足,一如众多演讲一般,只要时机适宜,人人都能凭自己的故事出彩!如TED和国外的演讲,真实自然,只要你愿意,处处是讲台,随意随性!
回过来接着讲,如今央视的文化类栏目的确好,可看性强,曾不切实际的想,如果这些内容代替文学课本,孩子们所学所受益一定胜过当前的课堂。可这栏目真是为孩子们办的吗?
非也,守在电视前的是家长,是成人,他(她)们只是感叹内容的好,对孩子帮助大,但忘记了孩子们正在书桌前打着哈欠写作业,或是坐在教室中上晚自习,这样的节目只是偶尔饭桌上听他人谈一谈,永远不会占据他们的生活,这就是现实,又能怎样?
是的,诗词大会出彩养眼,也养心,但与大多人来讲,过于华丽的痕迹还是有些距离,莫如凤凰《圆桌派》自然如水,人人可适!
是夜,随口瞎谈的,彭敏、熊浩是我极欣赏极推崇的才子,也是台下我极力疯狂叫好的!康震、郦波的学识风彩是我倾慕追循的!王立群嘛,诗词大会真的不是他的场,这些年露的太多了,适时归隐吧,中原优渥,才俊亦多,待后来者吧!
纯属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