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了,开始办置年货,超市里丰丰富富,够上满满的年货,坐车回家。
望着车窗外,跑在路上的汽车来往穿梭,路上看不见人的影子。
记得小时候快过年时,大人们,领着孩子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棉鞋,戴着狗毛帽子,厚厚的棉手捂子,走着去村子外远几里的供销社去买年货,买年画。冻梨,花红,冻货很少。
村子里几乎家家都有年猪。那时的工具还是马车在路上跑。马玲儿声,传出很远清脆悦耳。大人小孩坐在马车上。冻脚就下地跟着马车跑。小孩买小蜡烛,过年用罐头瓶子做的灯笼。用玉米秸秆做小蜡烛的坐,把玉米秸杆固定在瓶子里,在玉米秸秆上做一个放小蜡烛的槽,灯笼就做好了,在瓶口上系上绳子,这就是小灯笼。
过年时,家家都做大红灯笼。灶台冒着年夜饭的香气,炕上的盒子里摆上糖果,盆里是冻花红,冻柿子,冻梨,那时的柿子很少有不涩的。咬一口涩舌头。
小孩穿着新衣服,兜里是满满的瓜子,糖果,村子里的小伙伴们拎着小灯笼,穿梭在村里的街道上。大黄狗跟在跑着。小伙伴们上你家,上她家,小灯笼的灯火照着脚下的路。大家有说有笑。叽叽喳喳跟小麻雀似的,互赠糖品,瓜子一个劲给你,不要都不行。
小伙伴们商量好了,除夕谁也不睡觉。
年夜饭,要到零点钟声在吃。放鞭炮,放烟花,鞭炮响起,烟花飞上天。
厨房里锅里的饺子,圆溜溜,胖乎乎。热气腾腾。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举杯祝福,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恭喜发财,……。五谷丰登,年年有余。
墙上新贴的年画,这个新,这个喜庆。屋子里也是除旧迎新。
诗人王安石的诗词,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大红笼刚刚挂起。
零点钟声响起,村里子的鞭炮声接连不断的响起来。小孩跟着大人身旁。看烟花。
吃完年夜饭,小伙伴又提着小灯笼来找你。大家一起过除夕。摆一炕糖果,瓜子,花生。那时买苹果的少,有人家买,有人家没买,一个苹果大家分,小伙伴们都不知道给你啥。互尝家里的年货。
过旧年,是新年,过了一年,又一年。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现在过年啥都丰丰富富。超市里各种各样。
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