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中时,学校的教学楼修成一个“口”字形。“口”上面的一横,是高一;下面的一横是高三;高二和其他教室,比如画室会议室之类的分布在两竖上。
高一的作息时间和高二高三也不同,我高一时常常想原因。后来觉得,可能是学校为了防止高一闹腾,吵到高三,可能是因为升了高二,气氛就变得紧张了。
那时我们高一,教室在四楼,下晚自习的时候,我总是和同学们一起趴在教室外走廊的栏杆上,看着对面的高三。
很近,只隔了几百米的距离,哪怕我这个近视眼,也能看清每间教室里的男孩女孩们,到底是在写作业还是在看书。
很远,他们下课和上课时并无区别,安静到要不是我亲眼所见,我绝不相信那栋教学楼里有几千个正该吵闹的少年;不像我们这,每一层都闹哄哄的,说着小卖部的零食,说着即将要到来的假期,跑着追逐着,只因对方开了自己不喜欢的玩笑。
他们一排排规矩的坐在格子间里,桌上堆着没过头顶的书和试卷,或停顿思考,或奋笔疾书。
他们是我们能看到的未来。
那时我脑海里总是冒出悲悯的想法,我一直不明白由来。
后来我知道了,因为我高一时失去了梦想。没有梦想的时候,奋斗总是伴随着孤独和苦涩,没有方向,也更容易轻言放弃。
梦想是在努力时,心里一直亮着的光。纵使黑夜来袭,也拥有底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