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2695字,建议阅读时间9.5分钟。
1
罗辑思维以前的节目里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读书是一件很苦的事,所以我的口号是“死磕自己,愉悦大家”。
这当然是一句巧妙的广告词,罗胖借此营造出一种“啃大部头这种脏活累活我帮你干了,你就舒舒服服躺着听我给你讲故事就好”的感觉,提高了罗辑思维这款节目在受众心中的价值感。
但是这句话显然是个谬误。对于习惯阅读的人来说,读书显然是一种巨大的享受。且不谈效率,对于一本好书来说,花1小时蜻蜓点水的听人讲书中的梗概,显然不如自己花20个小时从头读到尾的乐趣大。
前段时间我读了20万字的《未来简史》原版,这本书环环相扣、叙事生动、案例充实,阅读体验很棒。后来我将其浓缩到2万字并录制成音频分享给朋友,虽然保留了该书最核心的内容,但是在压缩的过程中我很为删减掉的18万字感到遗憾:这些文字里头包含了多少的趣味啊,可惜我的听众无法体会到这部分的快乐了,除非他们此后再去阅读全书。
所以纯粹从趣味的角度来讲,阅读全书>听书,正如同一本三国演义如果拍成2小时的电影,它肯定远不如电视剧和原著那么有意思。
2
为了适应这个节奏紧凑的时代,现在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浓缩书或相似的产品(包括我提供的“书腾鉴书”项目),我当然非常认可这类服务的价值,但是个人建议不要以之作为自己吸纳知识的全部来源。
正如同维生素片无法取代新鲜的水果,浓缩类的知识也无法替代完整的书籍,理由如下:
除了一些比较啰嗦的书籍,真正优质的书籍事实上难以被真正的“压缩”,所谓的浓缩必定伴随着价值的削减。这里的价值不止包含趣味性,还包括了论证的严谨性、系统性、全面性,事实的丰富性、生动性、多元性。
许多浓缩书省略了论证的过程,只是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最终的结论,一方面我们容易误解其内涵,导致以偏概全,另一方面缺乏案例的支撑也不符合我们大脑的记忆特征,导致看过就忘。
另外,浓缩书是典型的“二手货”甚至“三手货”,现代的新知往往首先以学术论文的方式出现,经由作家的整合加工成为书籍,浓缩书则是在此基础之上的第二轮加工,通常来说这个环节的知识从业者平均水平比不上发表论文者和书籍作者,而知识加工又是主观性极强的过程,所以难免会导致知识的“劣化”。
所以,最好把浓缩书作为辅助阅读的工具,帮助我们快速拓展知识边界,不要把它们作为阅读的全部内容。
3
其实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里,浓缩书还算相对系统的知识,我们的社交网络上还充斥着铺天盖地的文章和几十上百字的只言片语。主流知识界对此非常担忧,认为碎片化知识剥夺了人们深度思考的能力,一些人则由此彻底否定了碎片化的阅读方式。
比如近几年有一种阅读理念很是流行,那就是只读大部头书籍,而且只读经过百年沉淀的经典书籍,依靠时间这个专家帮我们从信息爆炸的世界里筛选出真正优质的知识,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那些肤浅的、转瞬即逝的畅销书上,更不要浪费在那些支离破碎的只言片语上。
这种阅读方法当然有其显著的合理性,至少我相信坚持这种阅读习惯的人要比那些每天只泡在微信、微博上的人优秀很多。但是,我觉得这里面依然有可以商榷的地方。
人性是恒久不变的,经典书籍由于洞察人性而历久弥新,确实值得我们投入时间去阅读、揣摩。
然而时代飞速变化,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年代已经过去(甚或从来不曾存在),农业社会的经典在历经了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后,还能在即将到来的智能社会里发挥多大作用、解决多少问题,这是要打上大大的问号的。
此外,人类的认知水平是在不断进步的,两百年前西方的医学经典还是被放血疗法主导的,正是这一方法导致了美国国父华盛顿的离世,而今现代医学已经彻底否定了放血疗法(仅有极少数特殊情况下有效),其他认知领域也是同样道理,经典里面的谬误其实少不到哪去。
因此,除了阅读经典,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新知,一些新出版的、以严谨学术研究作为支撑的或者被高端书评杂志认为具有过人洞见的书籍也应该纳入自己的阅读范围。
4
我们甚至要以同样开放的心态接纳碎片化的知识。
在系统化知识和碎片化知识的争论中,我发现有一个更关键的因子常常被人们忽略了,那就是信息来源的优劣与否。碎片化知识就必然劣质吗?一个顶尖思考者说出来的只言片语,难道一定不如一个人云亦云者的长篇大论有价值吗?
我自己算得上是个比较爱读大部头的人,但是我同样从微博、雪球、知乎、维基这些碎片化知识居多的网站上学到很多,当然同样的网站上垃圾信息更多。重点是找对了人,只要你关注的那个人水平足够高,那么你把他的几十上百条只言片语放到一起浏览一遍,也能收获颇丰。
所以,我认为最应该提升的是筛选优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具体技巧在此不展开说),坚决摈弃各种劣质知识,无论它是大部头书籍还是碎片化信息。
书籍相对于碎片化信息的优点是更为系统,缺点则是比较耗费精力,因此我个人觉得最佳的阅读模式是“以优质书籍为主,以优质碎片化知识为辅”,前者可以让自己的专业精深,后者可以让自己的视野广博。
5
最后再简单转述王煜全关于碎片化知识的观点,希望给你多一点启发。
与主流提倡阅读大部头书籍相反,王煜全认为在信息越来越过载的时代,最应该强调的是信息素质,它的核心是:从繁杂的信息里读出系统,从系统的信息里读出疑问。
人的大脑其实世界上最优秀的噪音过滤器和模式识别器,特别能在纷乱的信息中进行模式识别。
以视觉为例,外部世界的光线其实非常混乱,而人的眼睛却还在时刻发生高度的无规律的颤动,但是我们看到的外部世界却是非常稳定的存在,这是因为人的大脑在吸收进大量冲突的光线之后会在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分析,过滤掉噪音,还原出真实的外部世界。
在信息处理上,也应该由大脑来完成模式识别。我们不应该在体外就过滤掉各种信息,确保输入大脑的信息保持严格的单调和一致,因为这样的信息无法反映真实的世界,而且低估了人脑的专长。
复杂、冲突的信息源的输入,其实正给了我们大脑表现的机会,它天生就擅长面对这种复杂情况,这么做反倒能够帮助我们形成对世界的真实认识。简言之,放心大胆地给予大脑各种来源的信息输入,无论是书籍还是碎片化知识,能够锻炼大脑的系统整合能力。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会从从系统的信息里读出疑问。任何一本书都有缺陷,包括各种经典著作,比如把某些不确定的东西写得过于确定了,假如我们读了就相信那是真理,只会片面的叫好,那么我们就需要加强一下自己的信息素质了,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最后总结一下:
1.阅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2.对于好书的浓缩必定伴随着价值的减损;
3.把浓缩书作为辅助阅读的工具,不要作为阅读的全部;
4.既要阅读经典书籍,也要积极了解新知;
5.阅读应以优质书籍为主,以优质碎片化知识为辅;
6.学会从繁杂的信息里读出系统,从系统的信息里读出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