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和子杏儿跑落家糖吃了一顿。
骑着车来回转悠了很久,突然发现一家招牌上写了老北京,顿时激动地停车细看。
是卖烧饼的,毫不犹豫买了一个甜的一个咸的。虽然是长方形的,但是和家里圆的火烧好像啊,不管是味道还是口感,都足够让天天只见梅干菜肉饼这种东西的孩子哭泣。
外皮脆脆的,洒满了芝麻,里面很软和,香!
早餐店锁定了一家东北的。刚开始看了招牌原是不愿意进去的,因为菜单全是这边当地食物的字眼,有点失望。
“东北的餐馆都被同化成这样子啦?”
想起来前些天我在市区发现一家老北京炸酱面。
以为是北方人开的,很欣喜地进去吃,结果一问店主说是加盟的。店里光不太亮,阴沉沉的,虽然样子味道是对的,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玉米嚼起来,根本就没有黄豆香。
有了上次的“遭遇”,这次有点小小的担心。不会又是打着招牌,学艺没学到灵魂吧。
这个顾虑被店主的一声吆喝融化了。
“吃点儿啥?”纯正的东北味儿!
啊啊啊,“我要一碗豆浆!”
端上来的一盆,更是让我踏实无比。
这个小盆很深很深,完全区别于学校门口的小浅碗,虽然喝了一半就撑了,我还是端起来分了几口气喝完。痛快!
我自知北方情节很重,但是我不知怎么消解,也从没想过要改变。
这就是我从小接触的人,地道直爽,就是不喜欢称为“委婉”的拐弯抹角。这就是我一直以来吃的饭,碗就是很大,就是出坦!
我承认这边的桂花酒酿小圆子、这边的咸的南瓜饼,别有一番风味,也很好吃,但是说到底怎么都觉得像是“外来物”,不是自家的东西。可以偶尔吃,可多吃几天就不免乏味了。
今早刚巧刷到一条朋友圈,深有共鸣!
在早起这件事上,一顿香喷喷的早餐完胜叫个不停的闹钟。
原先在一中,每次在去上早自习的路上就心有所属,下课直奔店家。门口的砂锅米线,更是让我们整个宿舍连续吃了两周,我老妈都开始怀疑,店主是不是放了什么奇妙东西?
然而店主阿姨淳朴的笑告诉我并没有,就是好吃,真的没话说。
终于知道为啥留人心要留人胃了,吃到好吃的东西,真的会开心一整天。
因为是它在身体里默默支持你…不只是机能的运转,更是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