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长期处于同样的环境和氛围中,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01
让我们先了解下什么是思维定势。
百度百科查询,思维定势(Thinking Set),也称“惯性思维” ,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
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
思维定势有两个特点,一是思维模式;二是强大的惯性或顽固性。
思维定势可分为以下几类:
传统定势:一个大周期的固定框架,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思维,比如从工业革命到互联网革命,每个时代都有无数的企业和个人倒在时代的转换阶段,但也成就了一大批人。
书本定势:从书本里面提取的思维模式,比如:死读书,读死书,纸上谈兵,照猫画虎等等。
经验/名言定势:从过往事件里学会的经验和思维定势,以及从名人名言里得到的思维定势
从众定势:群体性智能和群体性愚蠢,俗话说人言可畏,三人成虎。
麻木定势:死板的思维,固定式思维,反义词成长性思维。
02
思维定势也可分为正向,负向。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但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
一个有名的实验,把苍蝇和蜜蜂同时放在一个瓶子里,把瓶底冲向阳光,结果蜜蜂死在瓶子里,而苍蝇逃了出来。原因是蜜蜂的习性认为光是出口,一直冲着瓶底飞,最后累死在瓶子里。️而苍蝇没有逻辑,飞来飞去,最后逃出了瓶子。
思维定势让我们局限在自己的世界里,习惯于做一些事情而不自知。比如,脑筋急转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类游戏。每道题的答案其实都很简单,但我们却很少回答正确。每每听完问题,便开始冥思苦想,等公布答案和答题思路,才发现“这么简单,我竟然想错,怎么就想复杂了呢?”,真是无奈又可笑。
03
所以,打破思维定势有很多意义。
1、提升认知。拥有更广阔的认知和视角,更清晰的认识世界。形成完整和正确的世界观。
2、提升能力。很多时候,我们拥有能力并不自知。一个小小的铁链就可以锁住大象。有时候困住我们的并非是短板,而是我们的长板,也就是所谓的能力陷阱。勇敢大胆去尝试,拆掉思维里的墙,我们的能力也能够获得提升和释放。
3、拥有更多信心。我们限制在自己的牢笼里,很多事情不能干,而打破思维定势,让我们拥有了更多的自信。
4、拥有更多机会。大胆尝试,勇敢试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变成了路。世上没有船,也没有车,我们只要想办法,就能够造车,造船,造飞机,造大炮。
当然,也不是所有定势都需要打破,要看环境有没有变化。比如卖油翁,“无他手熟尔”这类只需要一个定势,不停练习和巩固的事情,定势是最好的方式,不搞花里胡哨,按照固定的思维方式,方法熟练做下去就好。如果非要搞花里胡哨,最终只能是事倍功半。一定搞清楚什么是不需要打破定局思维的事情,即便是简单的健身,看似是固定的套路。如果你真的陷入定局,那你势必会遇到瓶颈,因为健身的方法,顺序,时间都是在变化的。
04
回到环境的变化,打破思维定势最关键,那怎么进行呢?
一、心态上:
1、无论何时,思维中,都给谦卑与乐观留有一席之地。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越成功的人越努力,我们知道的也只是冰山一角,别让思维定势成了自己的陷阱。
2、乐观,相信自己可以克服思维定势,一件事解决不了,学着放一放,有时候越纠结,反而越得不出答案,休息一下,可能答案就出现了。
二、行动上:
1、先了解自己有哪些定势,找朋友,或者跟身边的人做个小调查,看看别人对你的观察。
最好找到那些能够给到建议的人,多听他们的意见。然后,适当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自己遇到的困难和难点,各抒己见,进行碰撞。在沟通表达完之后做一个反思,看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做法,以及其他事情上是否需要想法上的变化。
2、不要沉溺于自己擅长的事,职场中往往是初期成长最快,一旦熟能生巧就开始变得重复。避免能力陷阱,让自己持续精进。
3、察觉环境是否变化。比如,你去餐厅打工刷盘子,那肯定和在家刷盘子不一样,要觉察,并想办法变通,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做好。
4、别光想,行动最重要。很多人在做事之前,总是谨慎规划,当然也不能说不正确。但如果是完全陌生领域,怎么规划呢,先试试看。当做开了就知道,想和做是不一样的,并且方法和结果也不一样。
如此一来,我们的思维定势就会慢慢打破,碰到墙然后反射回来,找到更合适的路径。当然记得做个总结和反馈,你会获得更好的体验。
本周案主:杨琳
白帽:陆富龙
红帽:郑艳丹
黄帽:张亚伟
黑帽:紫萧
绿帽:李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