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明有时也促使了人的虚伪。人作为一个社会人,为了获得所谓的安全感,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不得不用虚假的躯壳保护自己,以别人想要的样子示人。少了自我主张,自我鉴定。
就好像你看到一本书或者一个电影,引用别人的评论作为自己的心得。而没有自己亲自去体会去鉴别一些东西,如此,也就很难获得属于自己的东西。
用别人的东西很简单,创作出自己的东西很难,但自己的东西却往往容易打动人。迎合别人容易,做自己难,看清别人容易,看清自己难。
问问自己:“嗨!朋友,我了解你吗?真正的你是什么样子?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子的生活?你爱什么?你不爱什么?你的优点是什么?你的缺点是什么?
你应该是你自己人生的掌控者,不轻易因外界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古典在他的书《拆掉思维里的墙》里提到:“你的生命就像你的家,因为你的不坚持,却让别人进来布置,但是你不要忘了,在里面住一辈子的还是你啊!”
记得我上大学时有位心理学老师提及每到结课时,他都会给同学布置一个作业:谈谈你是谁。也就是说你是否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有的同学能把自己了解的很清楚,而有的同学却下笔艰难,支言片语。
知己似乎比知彼更要重要。寻求真实的自己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门功课。愿我们能从他人,从书中,从实践去体悟,去学会这门关于自己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