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会觉得有点懵,身高、视力、牙齿和外语好像没有什么关系啊?
其实,它们背后有一个统一的逻辑——时间窗口。只要错过了时间窗口,再想获得同样的收获,可能就要付出几倍的辛苦,甚至永远也不可能追回来了。
之所以说这个话题,是因为有一项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研究:
从1985年到2019年这34年间,全球身高增幅最快的国家是中国和韩国。而且,以19岁时的身高看,中国男性平均身高175.7cm,中国女性平均身高163.2cm,都是东亚第一。在35年间,中国男性平均身高增加了8cm,全球排名从150升至65;女性平均身高增加6cm,排名从129升至54。
平均身高最高的国家依然是荷兰,男性183.8cm,女性170.4cm。男性最矮小的是东帝汶,160.1cm。女性最矮的是危地马拉,150.9cm。
身高的时间窗口:骨骺线闭合前。
除此之外,这个研究还统计了身高、体重指数等,这里我们只说身高。
身高这件事就是有时间窗口的。意识到窗口期的存在,就能在窗口关闭前补齐;没有意识到,今后再怎么努力也没有希望了。
首先,咱们都知道,身高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遗传占比多少呢?对美国白人的统计是,80%由遗传决定;而20年前的中国统计是,65%由遗传因素决定。
中间相差如此之大,就是营养缺乏导致的。因为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饮食起码不会制约身高,于是身高就更多由基因决定;在饮食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基因就算想发挥作用,也因为没有吃饱而难以发力,于是身高增长的趋势就暂停了下来。如果暂停得过久,错过了窗口期,今后就不可能再长高了。
对身高来说,时间窗口就是骨骺线完全闭合的时刻。人体在发育阶段,骨头也在拉长和变粗。在骨头的两端会有新长出来的软骨,它们会慢慢成为骨骼的一部分,这部分就叫“骨骺”。
因为人体中大腿骨最长,所以大腿骨两端骨骺线闭合与否就决定了身高还能不能继续增加。下面这张图是骨骺线闭合与没有闭合的对比图,你可以看一看。
有些人可能13岁就闭合了,有些人可能23岁还没有完全闭合。
只要在没有闭合前及时发现身高停止增长的情况,采取行动,比如增加爆发力和拉伸运动、多晒太阳、保证饮食里的钙足够、每天睡到自然醒、少吃游离糖,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定期注射生长激素,就能挽回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身高。
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巴萨的球星梅西。如果他的父母一直以为他属于晚长型的,那可能他最后的身高就只有一米五几,再也不可能成为职业球员。但他的父母意识到了,在他的骨骺线接近闭合时用上了那个年代的专业治疗,每月花费接近1000美元,才有了梅西今天1.69cm的身高。
视力的时间窗口:20岁之前.
除了身高之外,视力也是有时间窗口的,就是在20岁之前。
教育部统计,中国小学生近视率45.7%,初中生近视率71.6%,高中生近视率81%,大学生近视率86.7%。14亿人里有一半是近视眼,这样高比例的近视排全球第一。美国青少年近视率只有20%,德国15%,澳大利亚不到5%。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民眼保健操一直没有断过,持续做了六十年。这个事实说明了两点:
第一,中国学生的在校时间非常不利于眼睛健康;
第二,眼保健操没有任何作用。
而这个大环境,个人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只要在中国上学,念到硕士毕业,90%是要戴眼镜的。
那么孩子到底为什么近视?
首先来说结论:占比最大多数的近视,是在眼球的发育期接受的户外光照不足导致的。
玩1个小时手机、看2个小时电视和室内阅读3小时,都只和视觉疲劳有关,而视觉疲劳并不直接导致近视。如果你能准确理解上面这个结论,就会知道,很多家长和老师在保护视力上都做错了。
其实科学界一直在寻找近视形成的原因,最近50年以来,对答案的追寻有一条演变路径:
最初是认为,受教育水平和近视相关。
当前,全球近视集中在东亚,中日韩是领头羊。而中日韩并不是一直高比例近视的,在1950年代之前,年轻人近视比例还维持在20%-40%。此后一路飙升,到今天已经超过80%了。如此短时间的剧变,可以说明一件事,绝大部分的近视不是基因造成的,因为全体人群的基因突变不可能在五六十年间出现。
人们找到的第一个和近视相关的因素,是受教育程度,但这个规律只在东亚成立。也就是,高中毕业的近视率比初中要高,而又比大学毕业的要低,近视率最高的就是博士学位的人群。两者的相关系数甚至超过90%。而欧洲、中亚、美洲却没有出现这样的高相关,学历和近视比例的相关系数只有20%-30%。这个值就说明,两者没有什么关系。
当原因聚焦在东亚的教育后,科学家们猜测,近视可能是东亚教育模式下的用眼习惯导致的。其中一个推测就认为:东亚教育集中在书本上。眼睛本来是一个适应于十几厘米到十几米远聚焦的视觉工具,但现在却十年如一日地盯着几十厘米远的书本,为了能更轻易的看清近处的东西,眼球的调节模式就倾向于拉长眼轴,而眼轴不断拉长的结果就是近视。
这个假说大约诞生于1980年代。虽然已经不是今天科学界的共识了,但这个观点却依然影响着很多父母和老师。下面这些说法你一定很熟悉,它们都是错的:
(1)学习一小时,望一望窗外远方的树木;
(2)别玩儿手机了,毁眼睛;
(3)孩子不能看电视,伤眼睛。
这些说法都是基于这个80年代的假设出现的。但实际上,这个假说在今天已经被抛弃了。于是,伴随着这个假说的建议也都一并过时了。
在随机统计中,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个高相关因素,这个因素不论在东亚还是在欧美都普遍适用,就是户外运动时间的长短,尤其是低年龄段孩子的户外运动时间,对视力影响最为显著。
最初找到的时间门槛是每天2小时户外运动。只要超过这个门槛,近视的发病率就很低。
在一些对6-7岁儿童户外活动的时间统计中,悉尼的白人孩子,时长是每周21个小时;东亚血统、也生活在悉尼的孩子,刚刚迈过门槛,每周14小时;广州地区的中国儿童,平均每周只有5个小时。
最近10年中国大城市里,“鸡娃”是一个大趋势,家长恨不得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就学完小学4年级以前所有的知识。这种教育模式,至少先把孩子的眼睛牺牲了。最近出台的禁止课外补习的政策,也很大程度上给“幼儿园小学化”刹了车,有利于孩子的视力。
人的眼轴因什么而拉长?
虽然最高的相关因素找到了,但问题还没有结束,户外活动涉及的因素太多了,哪个因素避免了近视呢?身体的代谢率?心肺功能?肌肉的压力信号?
其实都不是,答案是户外光。也就是说,假设一个极端情况,孩子到了室外什么都不做,只坐下东看西看,就已经可以有效防止近视了。
那你说,日光灯不也一样模拟了户外光吗?不行的,因为两者的光照强度差别巨大。
比如,在烈日炎炎的中午,你走在大街上,好不容易看到一个过街天桥可以遮蔽太阳,那个过街天桥形成的黑色阴影区域里的光照强度,都要比家里的日光灯管强好几倍。
一般来说,在晴朗的夏日中午,室外光的强度大约在6-10万流明,普通的阴天大约也能到几千到一万流明,而亮堂堂的室内光线大约只有几百流明。哪怕是看着刺眼的LED灯,也只有1000-2000流明。很多把大屏幕电视当作专门往孩子眼球里射小刀子的父母可能不知道,那个屏幕的光强度很难超过300流明,还不足夏日树荫下1/20。
而对近视有预防作用的光强度,要求1万流明以上。所以无论室内多么明亮,也很难达到这个指标。
那么为什么强光可以预防近视?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光足够强就有预防近视的效果呢?这就和阳光与人们神经系统的互动有关了。
“眼睛看到阳光”这件事听上去普通,但却是保证一个人情绪是否正常、是否容易患抑郁症的重要因素。
因为阳光能刺激血清素的生成,而血清素的浓度又是抑郁症最重要的指标。除了刺激血清素的产生之外,阳光还可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视杆细胞被强光照射后,也会释放多巴胺在视网膜上,而视网膜多巴胺是眼球生长发育、细胞死亡等活动的关键信号。
当视网膜多巴胺降低到一定水平以下,眼轴就会开始拉长。而眼轴不断的拉长,就对应着近视度数不断的增加。而在户外光的强度下,眼轴继续拉长的信号会随着多巴胺浓度的提升而消失,于是人也就不会近视,或者近视度数不会增加。
那阳光中哪个波段的光对视网膜多巴胺的分泌起主导作用呢?其实,可见光波段都有效果,紫外光区域是没有效果的。所以几十年前说的,“看绿色可以预防近视”,其实也是错的。
视觉疲劳会导致近视吗?
我们通常认为,用眼多了、视觉疲劳会造成近视。但其实,玩手机、看电视、看书几个小时造成的,只是视觉疲劳。视觉疲劳和近视的相关性并不高。家长和老师所谓的“用眼过度”,和真正的用眼过度导致视力损伤差得相当远。
真正的用眼过度是什么样的呢?
我举个例子,职业射击运动员有很多就是这样的“工伤”。比如十米气步枪比赛,挑战的是一个什么任务呢?就相当于两辆私家车前后停好后,第一辆车头到第二辆车尾的距离,射中一只苍蝇。那些运动员从十几岁开始,每天十个小时,只用一只眼紧盯住这个狭窄的区域,盯上十多年。这样的用眼强度才会导致视力损伤。所以别看他们都是神枪手,但许海峰的裸眼视力只有0.1,也就是视力表上,最顶上那个大E他也是看不清的。
换句话说,中小学生玩手机、看电视容易近视的原因,不在于看电视和玩手机本身,而在于本来就在教室里困了7个小时,又在家里写了3个小时作业,终于能出去玩了,外面天也黑了,拿起手机玩一玩是他们最低成本的放松活动了。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哪怕终于有时间在太阳还没落山前写完了作业,他们也懒得出去了,于是继续玩手机、看电视。
所以,尽管玩手机、看电视对视力没有直接损害,但为了避免室内娱乐习惯的养成,我还是支持父母让孩子出去玩儿,哪怕带着手机出去打游戏,也是对眼睛有好处的。
其实,即使不去改变环境,只要抓住时间窗口,就也有机会让本该戴上眼镜的孩子可以不戴。这就是在眼球形状完全固定下来之前,也就是20岁之前,做OK镜的治疗。
人在出生的时候,都是远视眼,眼轴(眼角膜到视网膜的距离)比较短。随着年龄增加,眼轴会逐渐拉长。到了20岁时,眼轴应该拉长到一个合适的尺寸。这个时候,光线进入瞳孔,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应该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
但在严重缺乏室外光的成长环境下,眼轴的拉长会过度,可能在十几岁就拉长到了合适的位置,而后继续拉伸。于是,清晰的像开始越来越模糊,孩子就近视了。直到20岁时,眼球发育完成,形状不再变化,孩子近视多少度就是多少度了。
而在此之前,如果抓住了窗口期,就能避免成为近视眼。
我举一个极端的例子:爸妈都是800度的高度近视,孩子从遗传上就不占优,上小学就开始近视了。如果孩子爸妈知道世界上存在视力修复的窗口期,存在OK镜这么一个有效控制近视的治疗方法,一咬牙,花一万多块钱给孩子配了OK镜,每晚佩戴。等到他大学的时候,眼球形状固定了,可能就会发现,孩子裸眼的双眼视力依然是1.0,不像爸妈那样成为高度近视。
牙齿的时间窗口:第一次换牙后。
牙齿的时间窗口是在第一次换牙之后。
心脏支架不再是14000元一个了,而是800块一个。这个事情远不是这么简单。可以说,只要不是自由市场竞争的结果,哪怕一个看似美好的决定,也很容易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当时在这条新闻下面的评论里,我看到有人感慨,什么时候种植牙也能800元一颗啊?
没错。现在种牙非常贵,一颗怎么也要大几千块钱,好的材质甚至要2-3万块钱。而这些坏牙、缺牙,其实在几十年前都是可以避免的,就是在第二次长齐牙的时候。
那个时候,如果花几万块钱和几年的时间,不怕疼、不怕麻烦,做一个牙齿正畸,就能让牙齿健康程度在今后维持得很好。因为排列整齐的牙齿不容易残留脏东西,细菌也不容易繁殖,于是积年累月下来,整齐的牙能比里出外进的牙多用二三十年。
一颗和真牙水平相当的种植牙按2万块钱算,如果当初在10岁左右抓住了这个时间窗口,60岁以后你比别人多了10颗健康的牙,少说多赚几十万。
学外语的时间窗口:5岁之前
除了身高、视力、牙齿之外,我们学习外语也有时间窗口,那就是在5岁之前。
我们很多人上了18年学,学了至少12年英语,但结果不带字幕的话,依然看不懂美剧。但其实,只花这份力气的1/3学外语,只是把时间放在1-5岁,可能你小学毕业时英语的听说水平已经超过很多硕士毕业的人了。
这是因为脑发育过程也存在时间窗口。婴儿到幼儿时期,大脑接触任何一种语言都能很快生长出适合处理那种“发音规律”的神经元连接。等那些神经元连接形成一种“图样”,然后固定下来之后,今后再遇到类似模式的语言,信号就会自动高速处理。就像我们学会了骑自行车之后,再也不用思考怎么调整平衡,自然会骑那样。
如果错过了这个年龄段,当一个人的大脑语言区的神经元连接图样已经很好的匹配了某种语言之后,再有新语言出现时,就只能靠理性思考去加工,比如分辨词与词之间的停顿。这是很慢、很累的。
其实不止是语言,脑发育中很多环节都存在窗口期。
比如,有些孩子出生时除了眼皮的肌肉抬不起来,其他一切正常,那个眼球就一直被遮盖着,没有接收到视觉信息。等孩子5岁以后,终于有条件做手术,把眼皮牵拉起来了,但这只眼睛已经永久失明了。其实,他眼球的所有物理结构都是正常的,只是视网膜和后面的视觉神经没能在窗口期关闭之前正确地生长出来,于是就失明了。听觉也是如此的。
说到这里,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有窗口期的事情,比如身高、视力、牙齿、语言能力,大都是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
一个人的成长也是这样。他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自由的人,和他25岁之前的经历高度相关。如果一个人到了30岁还没有怎么离开过家,父母把一切都安排好了,他只管读书的话,他就错过了人格独立的窗口,此后的人生哪怕锦衣玉食,内心也是飘忽不定的,没有稳定的观点和坚持。
如果在此之前,他养成了一切事情自己负责、不依附于任何机构和个人的习惯,那他今后的人生就会坦荡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