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阅读拆页
在第一阶段“反抗期”中,你可能会出现以下征状:
马上就感觉没劲,只有三分钟热度。
计划内容太过勉强,导致中途放弃。
时间一天天过去,变得越来越懒得行动。
若以天气来比喻的话,反抗期就如同面对狂风暴雨,是连站都站不稳的“洪水警报”状态。这时习惯引力十分强大,总之这是非常艰辛的时期。
挑战习惯化的商业人士中,许多人(42%)在最初的七天就是没办法渡过难关。在企业研习时,我观察周围的人,看到许多人总是说:“哎呀,我真的很忙,没有时间”“一开始的两三天执行了,但是……”他们最后都失败了。如前所述,让人找借口的原因就是强大的“习惯引力”。习惯引力可以说是培养习惯的最大难关,不过,反过来也可以说,若度过反抗期,就等于你已经成功四成了。
那么,怎么样才能度过反抗期呢?
那就是只要把重心放在“撑下去”上就好。也就是说,“每天持续行动”是很重要的。说的夸张点,比如用功念书,那能够是每天打开书本就好;如果是跑步的话,做跑步前的热身运动也可以。这个阶段可以完全忽略行动量或结果。
克服反抗期有以下两项具体对策:
对策一:以“婴儿学步”开始;
对策二:简单记录;
【TIPS】
应对“反抗期”的技巧:
1、“婴儿学步”:从小的地方开始做起;
①细分时间:例如阅读10分钟;写15分钟日记;
②细分步骤:例如整理1个房间;阅读5页书;
2、“简单记录”:建立简洁打卡记录模式;
①明确记录内容:完成记“√”,未完成记“×”;
②记录行动内容、数值:例如跑步里程;
③确定记录媒介:例如台历、手机、计步器等等;
I - 用自己的原话重述原文
去年夏天,我购买了吴小波老师的一个课程,叫做《影响商业的50本书》。我计划跟着小波老师解读,每周读一本,用一年的时间读完这50本书,构建一个商业知识的图谱。
很快,书本全部买齐,按课程顺序,《国富论》被摆在我的书桌上,并且为这个计划修改了时间表。一番敲锣打鼓式的广而告之,收纳了不少的点赞,结果,很快就掩旗熄灭火,不了了之。
类似这种样子情况,热情来的快去的也快,先开始会觉得很有兴趣做,但一会儿就觉得兴趣消失殚尽,我的成长轨迹里屡见不鲜。
或者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也是一种普遍现象,是对抗新变化、维持现状的倾向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的学术名称叫“习惯引力”。
先说说抵抗新变化,如前培养良好的习惯,早起早睡、饮食健康、规律运动等,就像我前边所说的,用一年的时间完成50本书的阅读。一旦打算培养这些的新习惯,身体就会开始产生反抗,试图不被新的行为影响 。
这 就 是 人 会 产 生 “ 三 分 钟 热度”现象的内部机制,也是培养习惯之所以会这么困难的原因。
再说说维持现状,一旦大脑认定某种行为是常态,就会拼命地维持这种行为,晚睡晚起、饮食过量等坏习惯很难改掉,就是因为大脑认为这些习惯“跟往常一样”所导致的。
当我阅读的计划被加入到大脑习以为常的时间表时,就被大脑识别为一种威胁,看作是破坏固定状态,和自我舒适区变化,身体就会开始产生反抗,因此,这个计划变成为“三分钟热度”的慵懒,艰难持续,无疾而终。
这个拆页提供了两种对抗“习惯引力”的“反叛期”的方法:
方法一:“婴儿学步”式的渐序渐进。
①化整为零,利用碎片时间:例如利用每天走路锻炼的时间听课,也可以在通勤的时候听课。
②细分步骤:例如先阅读前言和目录,标出重点章节,计划哪些重点内容需要制作知识卡片,选择2-3个RIA拆页知识点并练习拆书法。
方法二:用打卡记录模式让大脑对新计划习以为常。
① 每天列出阅读清单:例如清新标出状态,例如完成打勾,待完成打叉。
② 及时整理读书笔记:例如把制作完毕的知识卡片和RIA拆书文章的链接整理成目录,放查看成果,鼓励自己继续往前走
③ 确定记录媒介:例如用印象笔记整理资料目录和生成和管理任务清单。
以上的两方法适合一切良好习惯培养的场景,原理很简单,就是让大脑认为某项好习惯“跟往常一样”,坚持起来就简单了,也就是对治“反叛期”的良药。
A1 -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历
2020年全球局势风起云涌,一波三折,各种新问题、新挑战更是让人应接不暇、猝不及防。从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肆虐,到大国地缘政治博弈,再到各种天灾人祸,直看得人心潮难平。
特别是疫情的快速和大范围扩散,直接改变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最普遍的现象是人们留在家里的时间比以前大大增多了,例如居家办公和线上学习。
焦虑不安的情绪过后,人们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活得更健康更快乐,我也在初夏的时候,为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天坚持做108个大礼拜,每天坚持走路5公里。
我家里设有小佛堂,修习佛法的条件还是比较好的,温哥华的社区到处是花园,鸟语花香的。按道理来说,这样的外部条件下,我的目标是很容易达成的。
可是,我的目标之一108拜还是在稀稀拉拉的行动节奏中被搁置了。对照今天拆页的知识点,不难找出其中失败的原因,也就是“习惯引力”的威力,把我留在了已经习惯了的舒适地带中,没有去突破“反叛期”与“继续走下去”的对抗。
另一个每天步行5公里的目标我是坚持下了,最主要的原因是我选用了一个很好的运动应用程序Keep,它最大的优点是到点提示和及时记录运动成果。更有意思的是,它会在每一次的自我超越中给我一个鼓励,让我的大脑在慢慢习惯之余也多了一分期待。
【反思原因】
1、失败部分:找不到让大脑“接纳为常态”的理由,一开始,没有真正感悟做大礼拜的对我的生命意义。老实说,当初定下要做大礼拜的目的,很大的一部分因素是为了腰部消脂。
在30多分钟的时间内重复着同一个动作,心里边的枯燥和不情愿是可想而之道。这样子很难让大脑认为108拜是“跟往常一样”的好习惯,身体自然而言的对它产生了反抗,导致了中途放弃。
2、成功部分:每天步行5公里的目标中,我选择应用的小程序Keep,帮助我缔造了很好的“撑下去”的理由,它的提醒功能让我觉得很贴心,及时而直观的统计结果让我对自己的付出生起成就感,久而久之,我习惯了并喜欢上每天步行,也就一直坚持到现在了。
A2 - 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
由明天开始,重新挑战每天108拜,先用21天时间的坚持,把它变成我生活中的一个习惯,并把习惯一直延续下去,让它陪伴我的灵魂一直往前,永不孤独。
【行动】
1、“婴儿学步”- 化整为零:让大礼拜在轻松无压力中进行,允许分段完成,例如每次做20拜或30拜,这样子可以利用一些时间间隙来完成,例如上完一节网课、开完一个视频会议,又或者是等待烘培的时间。
2、“婴儿学步”- 细化效用:明确定义目标的意义,定义大礼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更是一种真实意义上的修行,用虔敬心礼拜增上缘。在礼拜中观照自己,把自己交与天地,将混乱的心磨练成静心,把我慢、我执、无明去除。
3、选择记录媒介,记录完成状态:应用万物三千计数器作记录,一来它可以记录当天的礼拜数目,并自动累加礼拜总数,当完成设定数目(108拜)会有自动提示,并在自带的打卡记录表上标示为“完成任务”。二来可以用它发起共修,聚集有共同目标的一群人一起努力,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4、及时记录和分享感悟:将礼拜修行的分分秒秒、日日年年记录下来来,每天的琐碎事务都是活生生的大藏经,在礼拜中参悟日常诸事,及时记录整理和分享,计划每周在简书上分享感悟一到两次,让礼拜成为我永不停止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