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的小镇,多有水穿城而过。夕阳照在水波之上,发出金灿灿的光。在温热的水中,鱼儿出来吐气泡。
狗蛋儿在岸边玩耍,和他的伙伴,叫小仙儿。他们本来是天生一对,奈何狗蛋儿尚未开窍,只知道贪玩。到草丛里捉蚱蜢,在竹林里捉瓢虫,还吃它们。生吃,原汁原味。不过蚱蜢还是拿来玩比较好,看它们一跳一跳的,总是不知疲倦。
小仙儿坐在岸边,闻着青草味儿的芬芳,以及河面上散发出来的淡淡的水汽。看着狗蛋儿在那里打跟斗,竖蜻蜓,引得她哈哈直笑。狗蛋儿又学电视里游泳运动员的动作,站在岸边,蹲下,躬起身体,双腿一蹬,双手平伸,在空气中划出一道弧线,就钻到水里去啦。水面上荡起一圈圈波纹。
水被太阳晒过之后,有点温热,但潜到深处渐渐变凉。狗蛋儿睁开眼睛,看着幽幽的水底。忽然一只恐怖的金黄色的眼睛在他的左前方一闪而过。吓得他慌忙蹬腿摆手,想赶快钻出头顶上方的水面。
可是他蹬了很久,感觉离水面还是有一米多。好像再也升不了了。这是怎么回事?他不由自主的想到伸直手,看看能不能把手指伸出水面,作为求救的信号。可是伸直手还差了一大截。他快憋不住气了。慌乱中回头一看。瞬间被血盆大口咬掉了他的头。那身子还保持着惯性,做着蹬腿摆手的动作。只见脖子上鲜血喷射而出,犹如喷泉冒出水面。
岸边的小仙儿看到惊叫一声。远在田里耕作的农夫们听到了,纷纷跑过来。三五个农夫赶到岸边,看到红彤彤的水,身子发寒,互相看了看对方,都不敢下水去救人。过一会,水流渐渐变的清澈,河面恢复平静。
人们组织船只到水里打捞,连上游下游找遍了,都没发现狗蛋儿。狗蛋儿的父母伤心欲绝,大家都认为狗蛋儿已经死掉了。人们根据他出事时那红色的水断定他是被某种怪物吃掉的。
为了证实,人们组织了一场测试。他们把半只宰好的猪用粗麻绳栓着,抛到水里,绳子在岸上远远地牵着。
一会儿绳子便绑紧了,一抖一抖的颤动着水面。四五个人在抓着绳,一股大力从绳中传来,和他们互相拉扯,好像进行一项拔河比赛。他们头正在冒汗,用尽力气,身体却仍不由自主地向岸边滑行。一下子滑了四五米,有的人鞋子都快被踩变形了。围观的群众见状,忙加入到队伍中。有些好奇的小孩站在一边,紧张地看着大人们。
砰地一声,绳子断了。众人瘫坐在地,大口喘气。那段绳子一下子沉入水中,水面恢复平静,似乎那东西已叼着半只猪游远去了。
村民通过这场测试,判断这是个凶猛力大的鱼怪。
他们开始尝试着用巨网捕获它。可是连捞三天,除了些小鱼小虾落网,丝毫不见它的踪影。由此看来,它应该远去了。村民们心中的大石似乎可以缓一缓了。他们恢复了正常的生产。
狗蛋儿的父母也无可奈何,请人在河岸边为他们的孩子做了一场法事,在屋后的山头找个地方给他做了个衣冠冢。
唯有小仙儿还时常到岸边来,她想狗蛋儿。她怀念以前和狗蛋儿一起玩耍的日子。当然,她是不敢下水的。还被父母告诫,绝对不能下水。所有村里的小孩,都被他们的父母教育警告不能下水玩耍。
时近傍晚,村落里的炊烟袅袅升起,农夫赶着牛背着锄头从田里回来。小仙儿心想也该回去了,从草地上站了起来,慢慢地走到一座石桥上。过了石桥,再走半里路就到家了。
这是一座古老的桥,没人能说得清它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大约有几百年了吧。桥面随着时间摧残,斑驳坑洼,风化严重。小仙儿走到桥的正中,忽然看到桥底下色彩斑斓的水面,具有一种迷惑性。她定定地看着,一步都迈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