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韭菜的例子并不少见,但很多割法明眼人一眼就能看明白,受害者也大多是由自身弱点或认知不足所致。但今天想来聊一聊最近身边的一些故事,看一看韭菜的高端割法。
校招薪酬倒挂?
昨天一个在tx的师兄问我知不知道今年硕士的校招薪资,他说他有预感今年又要被倒挂了,准备去跟领导谈涨薪。实话实说,我不知道也不太想知道。倒挂是必然的,知道了也徒增郁闷。但是出于好奇,还是去了解一下各大厂今年给2021届毕业生开的薪酬,emmm,无话可说。说来惭愧,作为一个连拿三年校招offer的奇葩选手,是真切见识过这个狂奔的时代是怎样抛弃被割的韭菜的。预计19年毕业的我在17年提前一年拿到了tx 2018届的offer,18年也拿过阿里2019届的offer,又因为被老板延毕,最后重签了一份2020届的offer。陪跑两年,第三年冲线,对这种老人工作了几年还没同等学历新人工资高的情况,就也见怪不怪了。大概情况就是,每年各大厂开出的平均月薪(俗称白菜价)逐年提升4-5k左右,而厂内搬砖小哥的普遍涨薪幅度10%左右(说的数字比较模糊,不敢离高压线太近),老韭菜的涨薪幅度自然是打不过新晋韭菜的。(需要说明的一点,我所了解的情况都是人工智能算法岗,因为平时接触到的开发小哥比较少,对开发岗了解的不多。)
转行跳槽工资这么高?
依稀记得上个月某一天,一个高中同学问我华为怎么样。华为?当然很好啦,除了众所周知的累以外(当然,哪都累)。接着他说他在纠结要不要去华为。华为?考虑到之前他是地质学博士,一直在读博后,也没听他说过要去业界,我又确认了一遍。好的,没听错。在他报出一个惊天数字之后,我是真的怀疑自己耳朵有问题。和他做博后的工资比起来,大概翻了三四倍吧。和我现在的工资比起来,emmm,无话可说。就真不知道是时代发展太快,还是自己进步太慢。
跳槽升级这么快?
前段时间一个入职才三月的阿里p8招生活助理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其实身边的同事很多关注点都在这人的履历:毕业三年,之前任职过四五家公司,平均每个公司呆半年,怎么来阿里就p8了。要知道阿里招收的应届毕业生除非做出了非常优秀的工作,不然三年升两级难于登天。并且阿里的校招名额非常少,并不好进。怎么说呢,给我的感觉就是勤勤恳恳做事的不如走马观花跳槽的。再加上最近会经常接到字节的电话,并不想跳槽的我都会偶尔动摇。
捉妖!
这个时代怎么了,老韭菜们就这样被抛弃了吗?除了抱怨不合理不公平以外还能做什么呢?事出反常必有妖,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捉一捉妖,希望能得到些启发。
先说大环境。不可否认,互联网行业或者说科技行业是一个飞速发展且创造了巨大价值的行业,而且这个趋势还会一直持续下去。进步的科技促进着科技更快的进步,累积的财富创造着更大的财富。这是一个在不停自我革新,有着加速度的行业。还在说BAT的我们,却突然发现互联网早已不只是BAT的天下,字节跳动、拼多多、美团、滴滴等科技新贵在各个不同的领域都在不断挑战老霸主的权威。还有一些拿着巨额投资的AI新生力量也在蒙眼狂奔。各公司的新部门新业务层出不穷,部门变动业务调整也是家常便饭。有前景,有资金,那么剩下缺的就是人了。为此,各个公司也确实展开激烈的人才争夺战,行业薪酬足以让其他任何一个行业垂涎。
说完大环境,那么说说我们互联网从业者自身。有着较高的收入是不假,但如果以招聘新员工的价格作为行业平均薪酬的话,上述几个例子真实说明了企业内员工的涨薪幅度确实是要低于行业平均涨薪幅度的。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的是什么呢?互联网从业者又该怎么规划职业路径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跟上这大水漫灌的时代呢?
先说涨薪幅度逐年提高的原因。前面说到了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各企业的业务要开展是离不开人的。所以对人才的争夺导致平均薪酬水涨船高。让人困惑的是,企业内员工的涨薪幅度为什么不高呢。原因有三:
企业要控制人力成本减少开支。企业内普遍的调薪是一个大开支,跟着行业平均薪酬调薪虽然可以保持企业人才流出减少,但开支大幅上升,不合算。而且一般员工的流出对企业发展并不造成任何影响,只要用远高于行业薪酬的价格高薪留住核心人才,保证业务和部门的稳定性就行。一般员工想要跳槽去追求平均薪酬,那就随他去吧。
企业会设置各种障碍增加跳槽的隐形成本。很多企业都有财年的说法,就拿企业A来说,一个财年是从今年的四月份到明年的四月份,四月份结束才会发年终奖,如果在这之前跳槽的话那么等同于4个月工资的年终奖就一分没有了。该财年的晋升通道会在6月份开启,7月中旬出结果。再加上通过股票或期权逐年发放的形式将员工锁住,所以员工跳槽只算单纯的经济收益就已经损失惨重。这还不包括适应新环境认识新同事等隐性成本。所以如果不是特别有吸引力的offer,一般员工都是不想动的。
从员工自身来说,那就是员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逐渐减弱。面试造火箭,工作拧螺丝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梗。高级算法工程进去以后成了高级SQL工程师。自己之前所学很大程度上是没有用武之地的。对一个企业业务的开展来说,它并不需要多fancy的模型,不需要听上去多高大上的方法。讲故事画大饼是领导层的责任,对于一般员工来说他的责任就是对边边角角的修修补补。我听过太多同学和朋友吐槽上班太无聊了。优秀的人才蹉跎几年可能就看不懂时代的发展了,光鲜的简历尘封几年可能也褪色了。这时候,还有跳槽的勇气和实力吗?人到中年被裁员的也不在少数。
面对这种无情的生存环境,怎么才能做不被时代收割的韭菜呢。想改变大环境是不太可能的,在分析了原因之后,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了,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一直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保持对先进技术的嗅觉和感知,不断学习,跟上这个时代的飞速发展,不要轻易将自己手上的议价权和决定权交出去。如果去到一个不好的部门,做着一个无聊的工作,或碰上一个不友好的主管,可以考虑去一个更有前景的地方,内部转岗也好,跳槽也好,向着更好的未来出发,任何时候都不晚。如果觉得自己核心竞争力不足,离自己的期望还有距离,不要怨天尤人,从当下开始就朝着目标努力,天道酬勤,这社会不会善待每一个人,但终宠幸一个不断拼搏的人。如果有幸能进入到一个核心组织,做着一个核心业务,那么接下来就让自己成为那个核心人员吧,实现自己最大价值的同时也能时刻保持竞争力,公司也会为不惜成本的留住你。活到老,学到老,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适用于这句话。
希望大家都达到自己理想的状态,面对时代的镰刀,也能顽强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