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月亮,我求你保佑我,让我长大了做官。我要做个清官,把贪官和坏人抓光!
——《九品芝麻官》包龙星
十年前看星爷的喜剧,看到的是身为小人物的自嘲和奋斗。
十年后再看星爷的喜剧,看到的是满屏幕的做人的智慧。
1、你是为世界而活,还是为自己而活?
影片一开始,幼年的包龙星对着月亮许愿,希望长大以后做个造福百姓的清官,却被自己老妈痛扁了一顿,因为他的老爸是个贪官。于是,他改了口,说因为自己父亲是个贪官,所以,自己也做个贪官吧。
三毛在《梦里花落知多少》里面说到,小时候的作文课,她当着全班的人大声念到:
“我的志愿——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更重要的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的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作垃圾丢掉,拾破烂的人最愉快的时刻就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这……”
老师扔了一个黑板擦过去,她吓得不敢再出声,被罚重写后,她又写到:
“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夏天卖冰棒,冬天卖烤红薯的街头小贩,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更重要的是,一面做生意,一面可以顺便看看,沿街的垃圾箱里,有没有被人丢弃的好东西,这……”
老师又画了一个大红叉,于是她只有违背心意的写到:“我长大要做医生,拯救天下万民……”,老师终于满意的点头了。
为世界活很容易,我们只需要听话照做,把自己的棱角打磨了,变成千篇一律的圆,跟从来自世界周围的声音,不特立独行,消掉与众不同的想法,然后变得平凡,平庸……
为自己而活,这里不是说一定要以自我为中心,不听从别人的意见,而是说,先听从内心的声音。包龙星因为戚家十三口灭门案而开始了一段上京告御状的行程,也开始了一段找寻自我的道路。三毛最终也没有成为一名医生,在撒哈拉大沙漠里,重拾幼年拾荒的兴趣,把自己与荷西的日子过得细碎而丰满。
日子是自己的,你过得开不开心,幸不幸福,跟别人,真没什么关系。别人看着你,也许还会说,你看那人,好像条狗啊。
2、没有看家本领,如何保护心爱的人?
包龙星看到戚家大少奶奶的第一眼,就被惊艳了,从此,脑海里心房里住着那么一个美人,时刻回想惦记,“冲冠一怒为红颜”可以用在这里也不为过。
因为第一次有了想保护一个人的冲动,他开始真正的学着“做官”,然而,他太弱小了,常年不学无术让他没有任何保护心爱的人的力量,不仅害得对方鲜血淋漓,被迫画押,秋后问斩,还弄得自己成为阶下囚,得了一个强奸母猪的莫须有罪名。
后来,远赴京城,开始了艰难的告御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重生的包龙星,他在杂技团学习飞刀,吞长剑,在妓院端茶递水,学会了骂街的招数,成了一个真正的“流氓”。
最后在衙门上审判常威的那场戏是剧中高潮部分,包龙星说展现出来的十八般武艺就是他之前经受磨难所练就的那些看家本领。也印证了他爹对他说的那句话:贪官奸,清官要更奸,要不然怎么斗得过他们。
没有看家本领,如何保护心爱的人?如果没有看家本领,赶紧趁着年轻再修炼修炼吧。
3、幸福的终极秘诀是做个有情人。
人至贱则无敌,这句话,体现在星爷的很多部电影里面。小人物的挣扎和自嘲被星爷用“贱贱”的表情和语言以及生活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管是大话西游里面,成为孙悟空之前的他。
还是《功夫》里面成为高手之前的他。
又或者是《九品芝麻官》刚做贪官的他。
角色演绎的故事虽然不同,但是角色背后的痞性和自私属性彰显得非常鲜明。
而剧中的转变,总是从这个角色从一个“无情”的人到一个“有情”的人的转变开始的。
包龙星因为对戚家少奶奶的感情是他转变的一个契机,因为这种感情,让他觉察到了他自身的软弱和卑劣,而身败名裂,一无所有让他真正开始思考,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一书中,对幸福2.0的定义,他认为幸福有5个元素,分别是积极情绪、投入、意义、积极的人际关系以及成就。
这5个元素没有哪一个元素可以单独定义幸福,它们对幸福都有贡献。而作一个有情人,其实就是作一个拥有积极情绪,全情投入为人做事,获得给予之后的存在意义,并取得来自爱人的认可,与世界的认同的人。
包龙星为翻案做了很大的牺牲,但同时,收获了爱情与友情,以及来自社会的尊重。
大话西游的孙悟空,为了西天取经的使命,为了师徒情,放弃无法实现的爱情,却也为爱人造了一个有情人。
……
有情人,就是一个幸福人。
只是走出电影,走向现实的星爷,是否真的演绎了一个有情人,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祝福看到此文的你,“忘记背后,努力向前,向着标杆直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