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教育20年了,一直以来对待工作充满热情,关爱学生,愿意和家长打成一片。
时下,微信交流已经成为我工作的一部分。发作业、记录孩子们的点滴成长、发放通知,和家长朋友们交流……
真的很庆幸微信功能的强大,和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但是又感觉自从有了微信,工作更累,生活更忙!各种点赞,各种转发……
作为班主任,我毫不犹豫地在开学之初就建立了班级微信群。每天都要在群里发作业,和家长朋友们沟通交流。老师和家长真的是零距离交流。
这不,一位多年在外打工的孩子母亲回来了,这个女同学真是很高兴,好像长大了许多。她的妈妈新买了手机,也加入了我们的班级群。因为疏于管教,孩子的各方面都不太好,尤其是学习更是不能提。为了让学生趁机学习拼音打字,我要求不能发语音。周末,这个学生就在群里问作业:“周末日记写几篇?”有个热心的家长回复:“3篇”。接着这个家长回复到:“妈的”。热心家长快速回应:“怎么了?”“嫌作业多不是?”这个家长回复:“不怎么。”“不是。”
我相信在我看到这些对话的同时,语文老师也一定看到了。但是,和我一样的是,我们都什么也没说。此时,你惊讶吗?大可不必!这位家长或这个孩子,绝无恶意。真实情况是:家长不识字,孩子也发了错别字。
我暗自高兴,是该抓住机会让她好好学习了,不学习寸步难行啊!
从教多年了,我已经练就了“宠辱不惊”的胸怀,我深深地知道山村的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了。加油,每一位乡村教师!同时,我也向一直坚守在乡村的教师们致敬!“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