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日本临床心理学创始人,荣格派精神分析师河合隼雄。
我个人并没有冲动去看心理医生。
因为知道自己家从未有人被诊断出有器质上的病变,影响心理功能,也没有表现出心理活动异常,严重到干扰自己或他人正常生活的地步,所以一直开朗的看待这件事,认为没有物质基础的心理问题,应该不能称之为心理疾病,毕竟,心理活动,是很玄的,很大程度上与自然科学有本质区别,是有强烈的不可知色彩的。同样,也会轻易的认为,大多所谓有心理问题的人,可能是不良情绪积压多了些吧,只是暂时的,合理的疏导发泄转移注意力,应该是自己能克服的。但当我看到现在遍地开花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活动时,一波又一波的高知白领阶层看似无病呻吟又宗教狂热似的言必谈“自我同一性”,“精神分析”,“童年阴影”等心理学名词时,个人与社会问题交织日渐复杂时,只用一句就是门生意,来描述,显然有些片面了。
我其实是很推崇心理治疗的意义的。一个人情绪上头的时候很难平静,不平静的情绪积压久了,又不能通过朋友家人等其他非专业渠道聊透彻,放任下去有可能会影响日常行为,如果极端情况发生,出现轻生或伤害他人的严重结果,这样的情况,如果专业的心理疏导尽早介入,避免悲剧发生,是很有意义的。
在心理学方面,我妻是很痴迷的,常常会学习相关书籍,时不时的拿我作分析。比如“童年阴影”,“潜意识抗拒”,“自我毁灭倾向”之类。我虽不是发烧友,但也不想在这样的互动里一直处于被动,所以这次正好看到了她准备要看的《心理治疗之路》。
很是奇妙,荣格学派的作者,也不认为心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在对治疗方法区分时,遵循因果律的医学模型和教育模型,符合科学的规律;而遵循内心自律性,表现为破坏与再生的成熟模型,以及引导顺其自然,引导自愈发生的自然模型,就非常不科学,但这些都是心理治疗所依托的模型。作者也不认为,同样的“心理疾病”会有同样的病因,不认为“治愈”的方法一成不变。作者反而明确反对,习惯性按因果律,把“科学”当作唯一解决问题办法的认知是片面的,在心理治疗这样过程复杂的活动中,需要“宗教性”和“神秘感”。
对于心理治疗的过程,作者表述为“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对抱有心理烦恼、问题的来访者,主要采用心理接近的方法,尽最大可能地照顾到来访者的整体存在的状况,帮助其发现性地走自己人生的道路”。这里提到的“整体存在状况”和“发现性地走自己的道路”,非常有趣,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孩子不想上学,治疗目标如果简单的定为“尽快去上学”是不妥的,而在考察了孩子整体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后,发现孩子本人及其父母都长期存在回避家庭传下来的沉重包袱这一问题,目标定为如何面对这一问题,才更紧要;另一个例子则是被一位前来治疗口吃的患者诘问,你以前治好过口吃吗?“口吃的人我曾经面谈过几位,但我还是第一次跟有口吃的你见面。”作者用这样的方式答复当事人,也阐明了心理治疗过程是一个“发现性的”过程,其中要共同付出辛苦努力,同时这条路又不是治疗者与当事人同一化的道路,而更多的是“帮助”当事人,自己走上“自己的”路,这也是达到终结治疗的目标。
作者选择荣格学派的理由,也很有趣。作者并没有论述荣格学派更高级更有效或者更科学更普适,而是在多年的专业浸淫后,说“更适合自己”。荣格学派本身其他学派,观点和做法虽大有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处理心理问题的方法论,而作者并未从发展时间、使用效率或者结果价值的角度去做方法论价值分析,而是以觉得“更适合自己”的方式解释了行为,对于心理学爱好者来说,不知道是否也充满启发性。
全书花了很大篇幅探讨了心理治疗与科学,教育,宗教的关系,足见其重要性。当然在技法,初期实践,治疗终结以及专业训练方面,也有专业的论述。作者对不同学派,技法,案例作了比较,比如行为学派把“指示”作为中心,以改变行动为目标,技法与结果都只关注外部变化;罗杰斯派通过谈话,技法是外部的,但焦点却是关注患者内心成长,以对患者感情的回应或内省为中心;弗洛伊德派以“解释”为中心,主要对象是自由联想,梦境等内部问题,但关注的结果仍然是外部行为的变化;荣格派技法与结果都是“内部的”,“群集”是其技法的中心,是“治疗者对无意识持开放的态度,由浮现在患者无意识中的某些成型的东西来进行治疗”。在现实里,治疗师也会在不同学派的技法间灵活切换。比如,在荣格派治疗师用梦境做素材对话,启发社交恐惧症患者自发想去见见老朋友时,治疗者微笑赞同,就属于行为疗法。还有碰到一些急于让症状消失的来访者,作者干脆介绍他们去行为疗法的治疗者那里。可见,心理学派的不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路线选择和帮派式的党同伐异。
阅读这本《心理治疗之路》,作为一名文化相近的东亚国家读者,感受远比直接阅读西方理论要亲近的多,除了语言习惯外,作者在书里多次提到的,人们对心理治疗越来越重视,感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多的情况,与成书当时,日本社会的情形密不可分,如今,当时成书的意义,也适用于当下我身处的环境,所以自然会感同身受的多。当然,作为一个初级爱好者,虽然对书中很多概念仍处于不求甚解模棱两可的状态,但依托这本书为学习的抓手,已经可以做到不会误信轻信一些玄乎的理论,同时,想要继续学习的时候,可以有据可循,随时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