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清楚认识到作为人臣的界限,顺势而为,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辅佐刘邦兴汉之后功成身退,可谓善终。反观韩信,一代兵圣,在刘邦与项羽争天下的过程中功高盖主,居功自傲,要挟君主,昧于谋身,最终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令人唏嘘不已!
从二人结局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二人处世之道的不同。那么,张良的处世之道是什么呢?
一、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
张良出身于战国时期的韩国,自祖上开始就世代在韩国做官,且从祖父开地、父亲张平开始相继有五代都做了韩国的丞相,可以说是地位显赫。后来,秦王嬴政凭借强大的国力和征战之心迅速灭掉了韩国。张良国亡家灭,对嬴政恨之入骨,散尽家财寻得一个大力士相助,“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锥重百二十斤”,在嬴政巡行东方,经过博浪沙的时候,二人躲在深山中,大力士以大铁锥伏击嬴政车马,未中,从此逃亡并隐姓埋名,以待时机。
在逃亡的过程中,张良历经人事坎坷,洞察人性,了解人情世故。五代为相的家庭出身,一方面让张良有着强烈的入仕欲望,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名扬后世;另一方面乱世中的遭遇让张良保持了清醒的认识,不矜己功,不伐己能,淡泊于名利,宁静而致远,特别注意要功成身退,免得遭遇帝王猜忌,免得杀身之祸。
从这里可以看出张良思想中兼具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儒家的思想是作为大丈夫立世的根基,而道家思想是避祸的利器。张良家族世代为韩相,深得官场进退的三昧真火,懂得“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的道理。所以,在汉朝建立之后,刘邦有一次趁闲问张良“何如人”,张良答道,“佐高帝,兴汉,功成身退,贤者也”!后世史书也对张良多有赞誉,称“汉世张良,功成身退”。
二、洞察天下大势,顺势而为
在《汉书.张良传》中曾经对张良的一生做过概括,“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震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为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根据这段话,可以把张良的人生选择大概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向秦国报灭韩之仇;第二个阶段:成为刘邦的帝王师;第三个阶段:修仙学道,不管人间事。
张良之所以有以上选择,那是因为其洞察世事及人心,根据天下大势的变化而做出明智的选择。
韩国被秦国灭亡后,向秦国复仇,然后兴复韩国就成了张良的人生目标。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张良不惜散尽家财求得刺客刺杀秦王。“家童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但是后来刺秦不成,隐姓逃亡,仍然不忘复国之志。后来听说项梁举起反秦大旗,张良迅速找到项梁,游说道,“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后来在反秦斗争中,韩国终于得以复国,张良也一直在为韩国的复兴而劳心劳力。但是在后来反秦斗争节节胜利之后,张良意识到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刘邦具有统一天下的潜力和可能性。因此“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
汉三年,郦食其向刘邦献策,希望刘邦能够恢复六国以抗衡项羽。以前张良的人生目标就是兴复韩国,当初项羽进军咸阳之后分封天下诸侯,张良就跟随韩王东归,继续为韩国的振兴而努力,直到项羽杀死了韩王。张良又回到了刘邦身边。经此事后,张良最终认识到大一统是历史潮流。因此,此时,他站出来反驳郦食其,说道,“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复六国,立韩、微、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且夫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最终,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拒绝分封,整合手中力量与项羽逐鹿中原,终于建立大一统王朝。
三、淡泊名利,求仙修道,远离政治斗争
刘邦建国后,准备按照功劳进行封赏。其对臣下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让张良“自择齐三万户”。张良回绝刘邦,说道,“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张良不居功,不自傲,以初遇刘邦时的留地作为封地,以纪念二人友谊。
汉朝建立后,韩信、彭越、英布等人逐渐被诛杀,萧何、陈平参与其中出谋划策,但是却不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张良给自己的定位是“帝王师”,不担任官职,不掌握权利,只以超脱的身份为汉朝一统贡献力量,进而建立功业。功业大成之后,开始避世求仙,“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
据史籍记载,张良父亲张平死后二十年,韩国灭亡,再过十年秦国统一天下,又过了十五年后秦朝灭亡,汉朝建立十二年之后刘邦去世,再过八年张良卒。以此推算,张良年纪越古稀,可谓高寿,可谓善终!
《道德经》认为,“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且“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因此,深谙道家三昧真言的张良懂得知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