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解读篇】
问题到底是什么呢?问题是预期/应有状态和现状的差距。预期/应有状态有几种:
1.清晰的可用数字量化的,比如销售目标是3000万。
2.不可量化的,可以用标准操作手册或最佳方法来设定预期。
没有应有状态,或者不知道应有状态是什么样子,就无法发现问题。我想起自己在以前的工作中,因为不知道做的好的状态是什么样子,不知道正常的发展状态是什么样子,没有比较,不知道自己是存在问题的。所以了解应有状态/预期非常重要。
丰田提到了一个视角:即不同的工作角色,预期是不一样的,社长将自己工作职责的应有状态强加到部下身上,对于部下来说,相当于在解决别人的问题。确定应有状态时,需要综合考虑团队需求和个人的需求。如果一个老板只考虑自己的应有状态,要员工加班,要员工满腔热情的热爱工作,要员工无时无刻思考公司的事情,这是不现实的。这实际是在确定预期时,综合各相关利益方的需求,寻找一致的地方。
这里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很多情况下,应有状态是模糊的。最好将应有状态具象化,清晰化,可衡量,这样才能找到和现状的差距,从而去思考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