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课上有个同学问我为什么要带着孩子去不同国家旅行,甚至居住。我一直以为这是很自然的事情,直到同学问起,一个念头突然蹦出来,而且链接起了过往一些经历。突然清晰的念头,让自己很开心。这就是交流和思考的乐趣所在。
大家都知道那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对于出国旅行,我在年轻时其实是抗拒的,有经济原因,但最主要的是,狭隘得认为“外国的月亮不比中国的圆”,中国这么大,够自己先“看”着的。后来借出差的机会,看了一些祖国大好河山,很多很美的景致和有趣的风俗文化,不过对很多游览景点挺失望的,过于商业化。
然后,待孩子长大一点(4岁多),我开始带她去境外旅行。我们第一站选择美国。在洛杉矶的街头闲逛,我的感触很深,我感受到了自由的气息。各种肤色的人们自在地生活,从他们的眼神和状态里,我体会到作为地球人的自由感。那种“国家”“民族”的隔离感瞬间消失。这种自由感还来自于“尊重”,对每个个体的尊重,从陌生人眼神的友好,和哪怕街头小贩,酒店前台的眼神,我不仅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自信和自尊,也能感受到他们对我作为一个个体的尊重。这种尊重与在某些场合下的身份感不同,我无需证明自己的身份和优势,作为独立个体就能得到的尊重。这些是我第一次站着美国土地上的真实感受,我从来不是崇洋媚外的人,也知道美国有很多问题。哪里都不是完美的地方,但那次的这些感受深深的打动了我。之后我常常会以地球人自居,相信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下,国家有一天会消失(You may say I am a dreamer, but I am not the only one.)(我有这个想法之后才发现John Lennon的'Imagine'里有这句歌词。)
然后,我爱上了逛国外的博物馆,美术馆和科技馆,从策展,展厅环境,内容的丰富,互动设计,乃至停车和门票纪念品,都很得我心。
由于时间比较自由,我常常安排10-14天的旅行,慢慢玩一个地方,和当地人一起吃早饭,逛市场,绕过游览景点,扫荡街边小吃,也会上网搜索当地的一些历史和故事,让游览更有意思。
某种意义上说,我不爱旅游:我在大理四年,没去过丽江。但我喜欢旅行,甚至旅居。大理之后,我选择清迈旅居一年。从教育的角度,我不喜欢东亚的感觉,如新加坡、韩国和日本等。但我仍然对东方文化有挺大的好奇心,而清迈是和大理气质很相似的一个地方,城小(虽说也是泰国第二大城市),自然,丰富,国际化。清迈旅居的一年让我对泰国有了较深的感触,从无法接受人妖,到尊重泰国对性别文化的宽容,有了不同的视角(每周吃饭的地方,服务员都是女人打扮的男人,除了喉结,服饰化妆和动作表情都是女人样,他/或她自己喜欢,我也就没什么不自在的了)。
现在,我们在基督城读书,一个地球村一样的国度。女儿学校据说有来着26个国家的学生,与清迈国际学校禁止孩子们说母语,只能说英文的规定不同,这里鼓励孩子们说母语,告诉孩子们自己的母语很重要,还在学校日常中贯穿毛利语。据说新西兰已经没有一个纯的毛利人了,但几乎所有的公告标识上都有毛利语和英文一起。对本土文化和多元文化的鼓励,可能是一个移民国家最有魅力的地方了吧!
一个不爱旅游,却热爱旅居的人,在探索世界的同时,也是在探索自己,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生活环境。我们旅居过的国家/城市并没有高下之分,它们都丰富了我生命。有些经历你需要亲身去体验,有些文化你需要静下心来体会。这就是我对旅行/旅居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