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并不是个火烧眉毛才会着急的人。相反,在我能把控的范围内,凡事都喜欢尽可能提前完成或布置。但是,离家去乘车上班这件事,有时还真就是改不了踩在时间点上的坏习惯。
休息完后,是从夜班开始上的。平日里,非周末时,下午将女儿送去学校后,要么睡一个小觉,要么随意处理点什么事务。完了坐17:00前的车回生活区,刚好赶回去吃晚餐。车站离家有一段距离,步行的话,以正常步伐走起,大概用时15分钟,车站坐车去到生活区路口要20-30分钟,下车后还需走6分钟左右的路程方可到达宿舍。我所工作的地方是处于两省交界处,下午17:30的车是最后一趟车。
旦凡周末或节假日(即是女儿在家的时候),我则会将行程改到最窄范围,也即是坐最后一趟车回生活区。每次,我都会盯着时间,轻易不愿早出发,哪怕是一分钟。由于乘坐最后一班车回去,饭堂所剩饭菜极少,再说赶车后状态不太好,食堂的饭菜往往不合口胃,于是我一般习惯自己带饭回去。
一般情况下,16:40左右,女儿便开始时不时地催我准备好东西。我却总是说不急,东西不多,拿起便是。
今天,我一如往常那样,与女儿聊得愉快,也不顾她们连催多次,就是赖在沙发上不愿动。到了16:50,使唤大女给我准备几个水果,叫小女帮我装饭。一会想起空调车上冷,叮嘱她们将我的防晒衣拿上,一会又记起我的工作U盘放桌面上……17:10,得出门了。突然感觉肚子有点不太舒服,便又跑了趟厕所。
随后,穿鞋、提东西,忍不住又叮嘱了她们几句,无非是如往日那样,说我不在家的几天里,得完成每天的任务(练字、写暑假作业、做家务等),不可过多地抱着电视不放,还得适当地运动。女儿烦了,一个劲叫我快走,否则赶不上车了。我停止唠叨,决定出发了,两丫头过来给我一个拥抱后,直接将我推出门口。
此时,已是17:15分,我快速地往车站走去。去到车站,还差2分钟便够五点半了,没时间进站,我干脆就等在门口。刚站定,车来了,我挥手,车却开得飞快,将我晾在原地。我一边追赶一边叫喊,并没能将车叫停。
我的心啊,拔凉拔凉,最后一班车都走了,难道要我打车回去?打车,少说也得五六十元,对比公交费用的七元,贵得有点离谱啊。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安慰自己,该会有顺风车,就好好地站在这,说不定很快就有人来拉客的。
平时,我一般并不愿坐那种专职或顺风搭客车,虽说价格一致,但总感觉不如公交车坐得踏实。这会,却万分企盼能有人来询问我是否去哪哪的。可奇了怪了,压根就没人靠近我啊。我不得不做好打车的准备了,但心里的懊恼是挥之不去的。我怪自己为何不提早那么几分钟出发,想想瘪瘪的钱包,要浪费多四五十元,心痛哪!
突然,开过一辆中巴,上面明晃晃地标着“xx——xx”,这不是我要搭乘的车吗?怎么还有一辆未走呢?管它呢,拦了再说。我用力地挥动着双手,没错,就是双手,我怕司机看不到啊。
车停在我身旁,车门打开的瞬间,我已窜上了车厢。真好,终于坐上车了。我拿出零钞投入币箱后,气喘喘地问司机大哥,怎么刚才也有辆车开往那里呢,他答不太清楚,但好像不搭客,我说难怪。我又询问为何他这班车迟了几分钟呢,害我以为没车了呢,他笑,说刚好有点小事耽误了。常往返于城里与乡下,与司机大哥都有点熟了,他叫我最好提前几分钟到,偶尔车也会提前走的。
坐在车上,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真想打电话告知孩儿爸。但转念一想,不行哪,说了铁定会被训上半个钟不止,往日里他可是唠叨过N次,叫我得早点去坐车,可不能往枪口上撞啊。
回到宿舍一说,舍友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白眼。说我休息回家时,能用五分钟的时间搞定一切,然后奔去路边等车,只为尽可能赶上最快一班车;回来时呢,却非得坐最后一班车才甘心。母亲啊,为哪般?
诚然,踩在时间点上,这的确不是个好习惯。但是,早一分钟见到孩子,晚一秒钟离开她们,这,不就是身为母亲的一个最平实的心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