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似乎能听懂陈升了
在听陈升,他歌中的远方有故事,他说男人是大一点的孩子,他说听歌的人最无情,我静静地听着,想着,想多了竟然不能言语,唯有感慨。
那天清晨,夜色稀薄旭日未出,开车在路上,电台里播放了陈升的一首《恨情歌》,很难形容听后的感觉,心房真的有被击中的感觉,简单甚至有点老气的旋律加上口语般的歌词但是极富画面感,听完甚至有为他鼓掌的冲动。听的歌少,抛却唱功,除了周杰伦的歌会让人啧啧称奇外,陈升就是另一位有此功力的人了。
虽然陈升年过半百,且很想用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来形容他的才气,但不置可否的是这位有着菩提老祖面相的歌者和另一位艺术家周星驰一样,他们只是大一点的孩子,所以他们的作品个人魅力十足,因为大多数我们都活的太像个大人了。
其实和老友聊天聊到听歌这个话题时常常会有这样一种共鸣:歌还是老的好听。可不是么,因为岁月沉淀下来的都是回忆,旋律一起,犹如在记忆的沙漠里吹起一阵清风,扬起些许回忆的沙尘。其实现在红的有些莫名其妙的歌,在以后的某一天回来听,也会是回忆满满的。但是,经典与否那就另当别论了,左右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和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能成为的或许就只是一种情怀。
结婚那天表妹拿着手机为我们唱了《今天你要嫁给我》,姑姑对着录像镜头为我们清唱了民间小调《十房媳妇》(音),两首不同年代的曲子,细分起来的话还可以说是中西文化不同的祝福方式。后者的流传就是口口相传,听到的时候我内心有两种感觉,一种是幸福,一种是对传承的敬意。陈升的《牡丹亭外》和《北京一夜》就是怀着对传承的敬意的创作,放在那,懂它的人依旧能动容,不懂的人还是会漠然。
就是那天被陈升的歌声击中后,回头把他的作品都听了一遍,细细琢磨,击中我的是那种孤独的情绪渲染,他恨情歌,他把悲伤留给自己,他不再让你孤单,可是留下的都是他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对生活的孤独,对情爱的孤独,《春风大酒店》里的低吟浅唱扣人心弦听完之后余音萦绕回味深长。他的孤独不作践自己,这孤独是一种成全,每多一份成全,孱弱的心就会多一层铠甲,层层铠甲里的心看似坚强,实则愈发孤独。
在听陈升之前,我以为李宗盛是一个代表,就是那种你有了相当的阅历相当的年纪你就能听懂了李宗盛,我总觉得自己还没有到听懂李宗盛的时候,因为他们两个人都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李后期的创作把对人生阅历的理解都写进了《给自己的歌》和《山丘》,而前期的作品更多的是寂寞的情绪渲染。斗胆用洪七公比喻李宗盛,黄老邪形容陈升,我们更多的是会被洪七公的乐观所吸引,降龙十八掌,最后一掌才功德圆满,而黄老邪,因为他邪嘛,性孤僻,所以能被黄老邪触动,无关年纪无关阅历,估计也就和中邪差不多了。
有点扯远了。我想说我似乎听懂了陈升,是因为我听到了他歌里的孤独,那种隐藏的很好的孤独,可是神奇的是,无论你在雨夜静听还是在旅途嘈杂中听无论你在清晨电台里听还是在快餐店听,就是有一种这世间就剩下你在聆听这一瞬间,仿佛有一双手在剥洋葱般一层一层剥开你的心,让你那颗孤独的心与这旋律与这画面感十足的歌词赤裸相见,这就是孤独的共鸣。
其实陈升只是一个现象,让我认识了孤独的形态,见识到了孤独的存在。有时候你在饭桌上是孤独的,你想说点什么,对方却敷衍一听急急打断就表达自己的意见;有时候你在火车上是孤独的,你想看看窗外的风景,可惜那趟列车是晚上的连夜景都是漆黑的;有时候你在一座城市是孤独的,你给了乞丐五毛钱都得不到一声真诚的谢谢。可在滚滚红尘中,孤独算个屁啊,吃好喝好酒足饭饱,高铁提速说走就走,职业乞丐开超跑,你自己连孤独都保护不好,到最后抑郁的还是你自己,所以,孤独的共鸣听听就好。
老家今年还会发大水吗
朋友圈有人发状态说老家的雨下的撑着伞都能淋湿内裤。往年朋友圈更多的是呼唤在外的乡人们回老家看海,所以老家也算是有海景房的县级市。可见一个饱经洪灾侵袭的城市人民是多么的乐观,在天灾面前,我们是很无力的,能做的只能是保持乐观,灾后重建。
清明在家差不多一个礼拜,下雨,大暴雨,中阵雨,绵绵细雨阴天轮着上演,偶尔一天有阳光那是太阳给你面子了,在这样的天气里我跟着母亲参与了很多我没有经历过的农活,也着实体会到了种田这靠天吃饭的行当的艰辛,父母一天听好几遍天气预报,一听就要听七天的量,可能是天气预报它也是看着窗外的天变着报的吧,父母担心天气不利于农业活动比担心今天吃什么要多的多。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一般都是发完大水后母亲才会开始装作不经意打我电话聊聊家常,然后轻描淡写的说大水给家里带来什么损失。比如割好的油菜堆在地里没来得及把菜籽打下来就被洪水冲走了;又比如说半夜一声巨响,池塘垮了大口子,鱼儿寻找自由去了;再比如稻花正开的旺的时候一场大水泡个一天一夜,过后母亲天天去田里对着蔫儿吧唧的它们喊加油要坚强,可最后收成还是大打折扣,往往没有侥幸。
可我们回家还嫌家里的米不好吃。结婚后一段时间我才意识到这是对母亲辛勤付出的一种否定,而我恰恰是最没资格那样说的得亏母亲性格淳厚只是面上说这米还是当季米不会不好吃。后来我对母亲说市面上大多数米都是抛光过的,咱家里的是糙米营养含量是最多的,母亲喜笑颜开。
高中是寄宿的,一个星期回家一趟有寒暑假;大学在外地,节假日回家一下,有寒暑假;工作后节假日回家后还有很多的聚会。到最后你没点事情在家里自己都不好意思待久了,餐桌上要是没有心思菜出现了那就意味着差不多可以离家了,因为母亲开始觉得你碍眼了。想想也是,十几年在家里长大,十几年在外面求学漂荡,生活习惯肯定会变得不一样,快节奏的生活下再回去,或许新鲜度只有一个黄金周那么长,再久一点就不适应了。这就是游子的苦恼。
老家今年还会发大水吗?不是想回去看海,不是为了回家抗洪这戏谑一说,我只是想了很多在这个季节下的爸爸妈妈。
权当故事看了吧
这是一真事。男孩在驾校学车的时候认识了女孩,相谈甚欢,女孩研究生毕业,男孩高中肄业。期间如何相处如何情投意合是事实还是男孩自我感觉我就不得而知了。
后来男孩离开了那个城市,去到了另一个城市,那一年男孩又去了另一个城市说要向他的初中同学求爱。那初中同学我有耳闻,并不待见这个男孩,无论男孩明示暗示这初中同学都未答应相处。男孩一意孤行,铩羽而归。前期说听歌会流泪,后渐渐恢复我理解为已死心。
时光又过一年,那女孩应该是结婚了,当然不是和男孩,是一个西安人,女孩是湖南的,同在一个城市工作,这南北婚姻算是结成了。男孩得知这消息后,又开始伤心,但未执意要去女孩的城市找她,只是那年男孩生日,男孩喝的烂醉,在送其回去路上,踉跄摔倒在地上还嚷着要去女孩的城市。
这一年过大半,男孩一日说梦见一姑娘,是初中校友,然后说要去联系她,后联系上,有一搭没一搭聊着,期间相见一次,到除夕夜,表白,败。事后纳闷说明明是梦中注定的怎么现实发展的不一样呢?
白驹过隙又过一年,也就是今年,女孩对男孩说,她婚后过的很委屈,丈夫还有家暴,女孩生了宝宝还在月子里被丈夫从床上踹下,女孩问男孩如果离婚带着孩子来找他愿不愿意,男孩心大乱,后觉可以接受。
对女孩所遇到的委屈男孩甚是心疼,恨不能立马过去照料陪伴。我问男孩你和女孩三观是否都能合得来,男孩信誓旦旦说以前在一起的时候未曾感到有何问题,我遂不语。
数周过去我问男孩女孩那边怎么样了,男孩说那边双方家长都过来了,出了月子女方打算回娘家休息一段时间,不离婚为了宝宝再把日子过过看,后女孩母亲身体吃不消照顾,女孩就回西安婆家,带着宝宝。
男孩无语凝噎。
想送一句话给男孩。有些感情只能到喜欢为止,再也无法前进一步。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认为,我爱你,你就必须爱我。不是这样的,你可以爱,但你不能要求我也爱你。你知道什么是自由吗?自由就是我爱你,而你不必爱我,我们到此为止。
再送一首歌给这个男孩——《爱的代价》。
而我们,权当故事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