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年人眼里,工作首先是解决温饱问题,其次才是个人发展。只有极少数时间属于快乐。
那些奖励,如各类奖金与福利,足以让成年人高兴一阵子。
奇怪的是,你在学校也会观察到同样的模式:学习首先是解决进一步受教育的问题,比如考上大学,其次才是个人成长。只有极少数时间属于兴趣。
孩子喜欢的娱乐,就好像成年人的领导给他们的奖金,是奖赏。
但是,这种像交易一样的工作和学习,是正常的吗?
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一定要用奖赏来刺激吗?
爱德华·L.德西在《内在动机》中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认为,奖赏会伤人,外部奖励会损害人们的内在动机。
不仅是奖励,其他研究者还发现,最后期限、强加的目标、外在的监督和评价都可能会破坏内在动机,这与人们常用的激励策略恰恰相反。
到底什么是内在动机呢?
那就是人们为自己而做某件事,为了行为本身固有的回报而做某件事,这种主动激励自己的行为就叫做内在动机。
怎样才能激发我们的内在动机呢?
德西和瑞安通过研究,他们发现每个人都有3种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自主(autonomy)、胜任(competence)和联结(relatedness)。
满足这些需求,特别是自主的需求,才能持续激发人们的内在动机,让人们全心全意地投入某件事情,同时拥有最好的体验和表现。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自主呢?
德西在《内在动机》中认为,真正的自主意味着人们的行为来自自己的真正选择,意味着人们在行动中被真正的自我所掌控。
我们要如何实现自主,掌控自己的人生呢?
第一,从他人的角度出发,促进自主
比如,作为公司的管理人员,你要站在员工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从员工的角度去帮助他解决问题。
比如,作为一名老师,你要采用学生视角回应或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支持自主的核心特征之一是提供选择,这意味着分享你所处的优势地位的权威或权力。
其次,设定支持自主的界限
促进自主,其核心是鼓励人们理解他们的权利在哪里结束,其他人的权利从哪里开始。
设定界限是一种表达人们的权利和社会中存在的界限的方式。
因此,它帮助人们学会在选择时负起责任。
给孩子和学生设定界限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告诉他们,生活中充满了选择,每个选择都有它的后果。
他们可以选择他们想要的,但需要为承担后果做好准备。
这是生活中的现实。
最后,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会倾听对方,这样才能从别人的角度了解他人的真实情况,然后才能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给予他人真正自主与选择。
第二,从探索动机开始,促进健康的行为
有些人减肥是遭到外部压力而不得不减肥,有些人减肥是因为他做出了要改变的个人承诺。
毫无疑问,因为外部压力减肥的人总是容易失败,但因为渴望改变自己的人会走向成功。
因为渴望改变自己的人找到了真正有意义的个人理由,而不是因为别人的眼光。
做出改变是一项只能由个人为自己做出的决定。
这意味着要探索人们想要改变的原因,同时关注他们从这种行为中获得的好处。
通过探究自己的动机,人们能够做出真正的选择。
第三,摆脱束缚,接纳自我,在控制中做到自主
1.找到特定的支持
不管是谁,如果孩子能够吸引某个真正相信他们的特殊人物的持续支持,就可能会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如果他们一开始就有着特殊的先天特征,这种可能性就更大。
2.管理自身的体验
在控制型的环境中做到自主,不仅仅关系到管理环境,更重要的是还关系到管理自身以及自己的内在体验。
此外,这还关系到形成管理情绪和内在冲动的调节过程,以及找到满足个人需求的方法。
对每个人来说,形成有效情绪管理必需的结构体系和调节过程,是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挑战。
3.接纳自己
改变的起点是接纳自己,并且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有意义的改变取决于有机体是否做好了准备。
当人们觉得应该坚持的时候,当他们准备好每时每刻都做出承诺的时候,改变就会发生。
施压无济于事,事实上可能会伤害到你,就像自我责备可能伤害自己一样。
当人们感受到压力时,就会顺从或反抗。
顺从将产生不太可能维持下去的改变,反抗则会一开始就阻止改变。
有意义的改变发生在人们接纳自己之时,然后,他们有兴趣了解自己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变,最后,他们就会确定自己准备好改变了。
德西的《内在动机》这本书充满希望,它不仅告诉我们可以为自己做什么,也告诉我们可以为我们身边的人做什么,从了解人们的动机开始,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管理自己。
德西说:“只是追求那些外界强加给他的价值和目标的人是不自由的,因为他丧失了内在动机和真正的自主,也无法获得真正持久的幸福。”
当你打开这本书,你就找到了自主掌控人生及获得真正持久幸福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