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自从16岁离开家乡到省城求学,接着客留异乡,此生漂泊。一年也是得以见父亲一次两次。每次回去,仍和儿时一样,跟在他身后一起到圩上买食,最不能忘记的,也恰恰是父亲的背影。
如今,再读先生的背影,常有两行清泪暗流。时光荏苒中,我与父亲不见已十二年整,他的背影只能时常出现在我午夜的梦境里,这么近,那么远。
母亲常说,我是父亲心中的宝。那年的腊月,我在母亲肚子里经历了许多磨难,在母亲几乎要放弃我的时候,我却顽强地来到这个寒冷的人间,母亲和奶奶失望了,父亲却乐开了怀。从此,我成了父亲的满女。乡下人都说:满女娇,吃猪腰。在那个年代,猪腰是极珍贵的食物,只有满女,被父亲视为掌中宝心头肉的满女,才能有资格吃到这么珍贵的东西,可见,满女在父亲心中的地位。
在我记忆里,十岁以前,父亲一直在外工作。印象中母亲说过,父亲年轻时是潮州市韩山师院的团委书记,也是一名历史教师,关于历史,他倒背如流。及至中年,哥哥姐姐和我日渐成长,他不忍母亲一人含辛茹苦,遂一路把工作往山区里调动,直到我十岁那年他方才回到自己的家乡。
直到他回来工作,我才能每日绕膝跟前,他也欢喜我黏着他,去到哪都带着我。在父亲这一生当中,他还有一个惜之如命的嗜好:喝酒。也难怪,奶奶是个酒娘,在小镇子里她酿的酒可是出了名的香,我们家居住的那条小巷子里,经常飘着奶奶酿酒时飘出来的酒香,这也常常让我想起那句俗话:酒香不怕巷子深。
深深的巷子,青石板路,清悠悠的酒香,成就了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也养成了一个男孩儿一般的满女。五岁,父亲第一次举起酒碗,让我浅尝,说从小学会了喝酒长大了才能陪爸爸喝几杯。许在父亲心里,我与酒一样,都是他的生命。
青石板路,见证了父亲对我深浓的爱意,从记事开始,父亲的大手拉着我的小手,细步走着,走着走着就大了,不再手拉手了,我就跟在他魁梧的身后,他前面疾步如飞,我后面一路小跑。许多个日子,朝阳迎面,父亲高大的身影被阳光拉得长长的,我踩着他的影子,满眼里都是父亲的背影。
再后来,我离开家乡了,父亲也老了,满头黑发竟已有了星星点点花白,脸上的皱纹也多了。而我,也不再像儿时一般男孩模样,蓄了长发穿起了裙子,父亲常欣慰地说:我的满女儿,长大了。犹记得那年,我即将毕业,渐老的父亲执意要陪我去游乐园玩一回。在全省最大的游乐园,父亲固执地给自己和我及母亲买了3张全票,除了过山车,其它的游乐项目他都一一陪我玩过,那一天,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里的公主,被父亲深深的爱包围在幸福的海洋。
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尽兴而归,父亲走在我和母亲的前面,他一米七八清瘦而魁梧的背影,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面。
如今,子欲孝而亲不在。细数流年,父亲已经离世十二年整。每念及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每想起我与父亲不相见已十二年余,泪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