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拆书帮(ID:chaishubang)
某单位两位同事因为接听电话吵架,甲的姐姐生病住院,家里打电话到办公室联系甲(当时只有固定电话没有普及手机),甲因为开会不在办公室,没有收到这个重要信息。
第二天清早上班,甲质问乙:“昨天有人打电话找我,你怎么不告诉我?”
乙回答:“哎呀,真抱歉,工作一忙,我忘了告诉你了。”
甲生气地说:“你怎么能忘了呢,我姐生病住院,家里打来电话,人命关天的事,你说忘就忘!”
乙说:“真是对不起,打电话的人没说找你的缘由,我也不知道是这么重要的事情”
甲说:“你就是故意的!”……
甲不依不饶地针对乙,结果两人大吵一架,从此形同陌路,不相往来。
阅读原文片段
调整心态的钥匙: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经历心态的变化,要么积极要么消极。心态是可控的,我们可以强制性从消极的状态中走出来。比如当你口渴的时候,桌子上面有半杯水,你也许会想“唉,只有半杯了”,这时候你就可以强迫自己扭转心态:“啊,还有半杯水呢!”
平静的钥匙:我们无法做到永远不和别人发生分歧,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做到平静。当别人对你恶语相向的时候,拿出理智,千万不要被对方的粗鲁带动,因为事后你就会明白,一切暴力冲突都是冲动造成的。如果你的精力总被之前的愤怒所牵制,停下来,拿起一块抹布做卫生清洁。当你累到自己已经只想睡一觉的时候,一切都将解决了。
拆书家讲解引导
在职场上,当遇到别人的苛求指责和抱怨时,如果情绪失控,就容易造成事件升级,矛盾激化,造成彼此的不愉快;再加上事后如果双方都比较固执,没办法澄清误会,消除影响,再遇事则处处为难对方,积少成多,则伤害持久而不可逆转。
在家庭里,假如夫妻经常吵架,他们的孩子能控制好情绪吗?孩子耳闻目染与别人发生矛盾时,也会以吵架的方式对待别人,甚至孩子间打架惹出麻烦事,家长一顿暴打孩子,还责怪孩子不应该怎样怎样,孩子能接受家长的行为吗?
必然不能。
无论在哪儿,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绝不会随意指责对方,或是面对他人的指责时情绪失控,与对方发生冲突。
今天送给大家的两把钥匙,一把是调整心态的钥匙,一把是平静的钥匙。通过这两把钥匙,希望大家意识到心态是可控制和调节的,你时刻保持正念,做到关心自己,理解、体谅和关怀周围的人,你的内心宁静,与人就能和谐相处。
跳出思维的框架,预设好的结果方法:
1、同事没有及时告知电话,回家后家人才告诉我,我安心地工作了一天。
2、我发脾气对身体有害,我是健康的;
3、对方无理取闹,我不被他影响,我能把事情解决好;
4、冲动是魔鬼,我做天使,及时调整心态,事情会朝好的方面发展。
学习者拆为己用
请大家举出一个以往的实例,说说你是否【跳出思维的框架,预设好的结果】。
学习者01:
跳出思维的框架:之前就因为做家务的事情跟他闹,但后来想想与其用指责的语气对另一半说话还不如跟他一块完成家务。
预设好的结果方法:表扬另一半鼓励他继续保持,生活离不开相互理解
学习者02:
午饭的时候,哥哥说让我自己提前一天去市里住旅馆,第二天去参加考试。
跳出思维的框架:我发现,我默认哥哥是不愿意当天早晨借车送我去市里考试。
预设好的结果:怕我早上去会晕车,影响考试成绩。
学习者03:
有一天上班跑外勤,穿高跟鞋忙了一天。回家特别累,匆匆吃了饭就回屋躺着了。我爸说我:“你吃晚饭就不能帮你妈妈收拾一下吗?”当时特别想发脾气。
跳出思维框架:妈妈也累了一天,我应该多体谅父母,帮妈妈分担家务
预设好的结果:我勤快一下,十几分钟换来父母欣慰,而且饭后当锻炼了,对身体好
学习者05:
老婆今天洗衣服倒水的地方不太合适,影响了美观又影响大家行走,本来想指责。
跳出思维框架:老婆是着急出门上班,时间紧迫才做出这样的行为。
预设好的结果:避免了夫妻间争辩,没有影响儿子心情,更让老婆有了一天的好心情努力工作。
下面大家演练一下:你坐火车,陌生乘客的包没有放好,掉下来砸到你的肩,你感到疼痛难忍,对方只是淡淡地说声:“我不是故意的,这次我把包放好。”请大家看完根据拆页的方法进行回答。
学习者02:
跳出思维的框架:这个列车乘车员没有发现,火车的储备箱应该是斜面的,这个太危险,还是需要找到原因,提醒一下,防止下一次。
预设好的结果:身体痛了,不生气,这样心理就不会再痛了。但是找到问题的原因,就可以避免下一次同样事故的发生。
学习者03:
跳出思维的框架:她没放好包砸到人又是在公共场合,肯定很尴尬,出门在外,相互理解
预设好的结果:还好不是重物,没有砸伤我,好幸运躲过一劫
学习者06:
跳出思维的框架:他可能今天心情不好或者本来就是一个冷淡的人。
预设好的结果:幸好没有砸到脑袋,没出什么大事。
学习者08:
跳出思维的框架:估计车在行动时物品会震动移位导致
预设好的结果:好在不是伤到脑袋
学习者09:
跳出思维框架:他的态度是由他的素质或性格决定的,我没必要强求陌生人去改变
预设的结果:好在没砸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