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湛江文旅大会,期间跟母校的老师交流,跟各地文旅部门的领导沟通,跟旅行社的小伙伴沟通,感觉自己又流向了更为开阔的河流。
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人一定要学会不断地从外界汲取能量,而不是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把很多当时很艰难的事情想象成一个巨大的黑洞,并且放大这个黑洞,导致自己被自己想象出来的困难吓倒,最终形成一个非常大的精神内耗。
只有走出去,去跟能量场比你强的人去沟通,跟视野和见识都要高于你的人沟通,跟真正做事儿的人、做事的环境去产生一个能量交换的时候,你突然豁然开朗,仿佛在雨后看到太阳从云层中钻出来,仿佛看到一阵风吹散了你刚走过的那段迷雾,你回过头来再看,所谓的黑洞,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你当时的那种恐惧、迷茫、挣扎、绝望,很多时候其实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人如果不会往前走,走出那个困住自己的迷雾,去攀登更高的山,看到更开阔的世界,你就会卡在这个地方,自己把自己打败。
有些时候,我们在见世界的过程当中,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了,太过于自我了,孔子说务必勿易勿故勿我,其实就是让我们要不断的从小我当中走出来,在天地之大中见到自我之渺小。
当你从外界汲取到更多的力量的时候,你会发现之前困住你的很多东西都已经自动消退了。当时把你困在原地不能动弹的黑洞,其实很有可能并不存在,它有可能就是你性格里边某一个执念,某一个卡点的外放,某一种恐惧,如果你解决了自己内在的卡点,那么呈现在外界的黑洞自然而然就消散。他不再是困住你的黑洞,而是成为你继续向前的动力。你在不断的这样一个解决黑洞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自信心,磨砺了自己的心智,找到了跟这个世界对话的方法论。
今天跟我母校的老师沟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越是对自我有着强烈要求的人,越是在一个不断的迭代自己的过程中,很多人的环境会逼着人停滞不前,因为这个环境的土壤已经不再肥沃,但是厉害的人会知道如何去寻找到更肥沃的土壤,而不是被困在原地,呼天抢地。
人和植物不一样的是人可以站起来,四处走动,四处观望。他可以选择环境,随着人的认知判断能力越来越强,他的选择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当一个人被标签化、被捧得很高的时候,可能恰好是到了一个他最危险的时候,比如程前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他以为自己具备了跟这个世界抗争的能力,因为周围的环境都在告诉他,他很棒很优秀,可是等到他遇到了更高的山时,他的狂妄和无知就突然跳起来,打败了那个谦逊的不断在做自我复盘的自己。
所以说老子有一句话叫宠亦惊,辱亦惊,宠辱若惊。越是在得宠的时候,越是要保持一个如履薄冰的心态,而当你被侮辱被看轻的时候,越发要去不断的向高处攀登,去举目四望,去开阔自己的胸襟,去更好的土壤,找到更适宜自己的发展空间,不要被自己困住,不要被环境困住,不要被当下的名利得失困住,不要被车、被房、被别人的宠和辱所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