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最近小小房子上小学,因为中午要回家吃饭,我潜意识把它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以至于囤了许多食材,精心准备,小小房子却不太领情,让我有些灰心和挫败,也在反思自己不断折腾,非要孩子尝试众多品类其实是我的喜好,但小小房子可能需要我找到几种他特别喜欢吃的菜式后换着来,偶尔尝试新菜式就好,例如一个月一次,孩子吃得舒心,我也不需要在这方面耗费太多时间精力。
另外囤积食材其实也是侧面反映我内心的不安,总觉得不够,企图把所有准备都做好,一切按照计划走,但这是不可能的。
能感受到自己内心有一个空洞,为了填补这个洞,我把冰箱塞的满满的,尤其是冷冻室已经没办法再放进去东西了。需要审视的是这种不安到底在告诉我什么?
一种价值的体现?有些模糊,冥想中让自己平静下来,探寻那个黑色浓雾下的自己。
我看到自己担心他身体营养跟不上,进而影响他的精力行为和表现,老师负责学习,我负责孩子的精神和身体,必须要它们能够应对甚至超越需求,所以我必须让他开开心心吃好睡好。
这种隐忧压抑地比较深,以至于一时半会儿看不到它,也许是刚刚步入小学,我和小小房子一样不太适应,给自己也给小小房子多一些时间。
成长伴随着困惑、不安、彷徨、迷茫,但它们都是阶段性的,有些只需要时间,有些给予孩子适时地引导就好,放轻松一点,凡事过犹不及。
故作轻松下的紧张,还有其他方面的表现:
事件(1):
小小房子上小学的第2个星期,我感到他似乎越来越不愿意谈论学校,不知道是否因为我总问他心情好不好,有什么开心的事而误导他,让他以为我不在乎他不开心的事和有困惑的地方,以至于这些也不愿意跟我说。
当我带着这种急迫的心情希望他跟我分享有趣和开心的事情,却忽视了他刚刚入小学,可能有很多挫败、不适应,而我还告诉他,他不能够跟我分享,我感觉很失落,其实也是另外一种向他施加压力的方式~
我们说要放大光明,黑暗自然就小了,但不代表不在乎孩子的负面情绪和感受。
我不用天天问孩子有没有不开心的事,但是当孩子明显感觉不开心的时候,可以告诉他:妈妈,虽然在乎你的学习,是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够在学校过得更轻松快乐,但妈妈更在乎你!比如你开不开心,有什么烦心的事,或者烦恼困惑都可以告诉妈妈,我们一起想办法,即便解决不了,妈妈也愿意陪着你度过。
事件(2):
一天中午放学,我问小小房子开不开心?他说一下午都在踢球,觉得还挺开心。我说那你应该喜欢小学了吧。他却依然说不喜欢。我故作轻松说:人生就是这样,总有我们喜欢和不喜欢的事情。
更好的说法是:“那妈妈真是遗憾。作为学生来讲,你需要在学校待很多年,妈妈希望你能够在这里生活得愉快。所以你打算做些什么事,能够让你在学校更开心一点呢?”
表达对他的同情,引导他做出更好的选择。
并且在听到小小房子不喜欢学校而又有开心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要期望他能够立刻完全喜欢学校,可以承认他:是不是有一点点喜欢学校了吗?说出事实,而不是我希望的。
事件(3):
老师说小小房子不够专注,把他的座位往后调了两次,几乎就在最后了。
他找老师谈过一次,表达了想坐在前面听得看得更清楚,老师说考试第一名可以随便挑座位。他很失望,但情绪还好,因前期有做铺垫,对小小房子的担心打了预防针:询问了至少有50%的可能成功,不做就一点可能都没有呢。
虽然给小小房子做好了心理建设,但我自己还是会有担忧,于是为了检测坐在后面对他有多大影响,我问他能不能听懂老师说的话,他故意说都听不懂。
这一下点起了我的怒火,火焰虽小,却促使我说了这么句话:那妈妈需要去跟老师聊一聊,看怎么样能够帮到你。平静但不够好。
更合适的说法是:那需不需要妈妈去找老师聊一聊,看怎么样能帮助你?
或者暂时什么都不要做。
我再次意识到自己急于了解他所有一切的心情,太过急迫。带着这种急迫的心情,再去想办法、去询问他,都不合适。
于是安静审视自己的内心:以前孩子上幼儿园,我说不在乎成绩,但小学后会发现成绩反映了他在学校的状况,反映了他的行为和思想,所以也是会在乎的。
但我更在乎他是不是过得开心快乐?能不能在愉悦的氛围里面学习?当然这不代表不可以刻苦。满足和成就感只有透过孩子自己的努力才能得来。
当我看到自己内心恐惧的时候,也看到了孩子的恐惧不安、彷徨无措,当看到这部分时,我对他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同时也会有更适合的方式去走进他的内心。
孩子越大就越不会把所有事情都告诉我们,从被全心依赖到现在选择性得说,反而是我不适应。但父母与孩子原本就是一个逐渐分离的过程,现在也只是开始而已。
我渐渐放轻松了,看到小小房子其实并没那么难过,除了不太愿意讲学校里发生的事,其他都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之前就像戴了层滤镜,凡事都不真切了。
所以日日致其良知,是因为人大都比较健忘,不透过世事日日拭擦,终遗憾明珠蒙尘。
当我不那么在意,他反而在聊天中自然而然讲到学习发生的一些事。
孩子是父母的情绪探测器,我们的不安、惶惑都会无形地传递给孩子,因此无论何时修自己的心是根本。
原本孩子就在从幼儿园老师关注、爱护到现在学校更注重规则和学习的适应期。如果我太过关注,太着急解决问题,只会让孩子更难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说回《答邹谦之书》这篇文章,讲阳明先生晚年对“良知”两字的体察和践行,以及对“致良知”的笃定与提倡。
先生文中再次提到“后世大患”——学知识学技能,同样也是这几代人的现状啊,虽然有时代背景的缘故,但的确是以品质德行换取经济的发展。
好在总有那么一小撮清明智慧的人推动着文化复兴。
随着经济趋于稳定,人们生存问题得以解决,开始回归,追求精神的满足。加以探索,便会明白无论西方心理学,抑或东方智慧,都在推动人们将光明带向心灵。
所以阳明先生解释说:学而时习之的“学”,我理解是学习照见“自己”并保持养护ta。不是为了学而学,是为了学习如何明心见性、良知自发。
可后来儒学演变成了君主加固中央集权、稳固统治和加强文化专制的重要思想工具,充满了压抑、强制的封建色彩。
其实早期儒家思想中,就算讲究忠君爱国,也讲求一个“度”字。
比如,“君不敬则臣不忠,父不慈则子不孝”。哪怕是在孔子这样的圣人眼中,也不能一味的讲究愚忠愚孝。
说白了,原始儒学思想一向重视“尊重”二字,基本上不存在极端的思想理论。
但后世“以虚文相诳,略不知有诚心实意”。
只以文辞礼义廉耻相“逼”,不教如何照见良知,以至于后来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等人的基本品质,反而成了动物园里的大猩猩一般稀有,甚至被人鄙夷不屑。
这就像有人过来问路,我们告诉别人就在那个地方,具体是哪个地方、什么方位、哪个方向,不但不告诉别人,还强制驱赶赶紧去一样霸道。如同一个老师只告诉你答案,不教你解题思路一样,我们都知道这样不负责任~真诚的代价最小!
原本儒学从研究对象上讲,就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治国理政还是其次。在早期儒学家看来,只有先学会做人,才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后来文化革命抵制儒学,其实它也很无辜。学着分清楚早期儒学和后世儒学的区别,正本清源,取其精华。
“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的“女”,其实原是“汝”子,他是孔子的一个学生,也是最朽木不可雕也的一个人,被后来以讹传讹误解了。
最后:
“若致其极,虽圣人天地不能无憾,故说此两字穷劫不能尽。”
致良知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初期要拂去蒙尘,而后为了保持本心澄澈,需要时时醒觉,除非有一天成了佛陀,便不可能一劳永逸。
万幸地是,这条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明朗!继续修习!感恩阳明先生的智慧指引,感恩博仁老师的解说,感恩志愿者老师们的付出。
最近冥想取得了新的进展,无论是频率还是深度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感恩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