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学习,总是离不开记忆,一个记忆力不好的人很难说有很好的学习成果。对于记忆的一些基本理论以及为什么学习离不开记忆,这里都不会展开,后续会有另外的文章补上。这篇小文主要就谈谈几个增强记忆的策略,这些策略都是基于认知科学研究的成果,而不是坊间流传的什么秘密记忆术。
1、交错学习
首先,我先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一般都是集中半天或者一天来学习一门课的知识,还是几门课轮流进行学习呢?估计很多学生都是集中学习。这不仅在普通学习中可见,在很多活动中都能看到,什么集中学习营,就是在短短的时间内集中学习某一个知识,英语学习营,集中半个月学习英语,数学学习营,集中半个月时间专门学习数学,等等。或许我们认为集中学习的效果挺不错,提高的挺快的,就像考试前,赶紧集中学习一两天,也能活得一个不错的分数。
但是,就学习来说,我们并不仅仅只是想通过一门考试而已,我们更多的是想掌握某一门知识,是想在更长的时间里都能够记住这些知识。这个时候,交错学习就体现出更好的效果了。
交错学习是学习专家Robert A. Bjork提出的一种学习策略,就是交错学习A、B、C等不同模块的知识,而不是先完成一个模块再完成下一个模块。他的实验表明,短期看,区块学习(blocking)效果较好,但长时期看,交错学习效果更佳。
交错学习怎么做呢?比如你今天要复习数学,物理,你不要上午复习数学,下午复习物理,你可以这样安排,学习3040分钟数学,然后停下来,做个简短的休息,开始复习物理,同样3040分钟,简短休息,再来复习数学,如此交叉进行,多门课的话也可以交叉进行。
交错学习还有一个应用就是同样一门课,不同章节的练习题可以交错进行。一般的教材都是学完一个章节,然后章节后对应着该章节内容的一些习题,但研究表明,如果一个章节后的习题如果能够将之前学过内容的相关习题也包含进行,而且打乱,这样练习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打乱后,我们面对一道习题时,不在确定该习题是否就是应用该章节学习过的内容,需要将曾经学过的内容在脑海里都调动起来。这样,无形中复习了曾经的知识,同时,也能加强过去知识与新学知识的联系。
2、通过测试提升记忆
传统的对测试的看法就是通过测试看看对过去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测试的目的也在于取得一个好分数。我们大多都对测试有些恐惧,因为我们的教育里,要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通过考试来排定名次。
但是从认知科学的研究发现,相比于一遍一遍的阅读教材,通过测试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记住所学的知识。《认知天性》里提到一个研究:2010年,《纽约时报》报道过一项科学研究:让学生阅读课本里的一段文字,然后选一部分人进行考试,让他们回忆阅读过的内容。一周之后再考察他们的记忆情况,结果发现接受考试的学生比没接受考试的学生多记住了50%的信息。
测试的过程,就是我们努力回想所学知识的过程。正确的学习策略不是一遍一遍的阅读课本,而是将教材中的每个章节提炼出几个问题,然后通过这些问题来回想内容,完全想不出来的时候再去看看书。所以我们看到有些人一天到晚都在看书,做题,成绩却并不是很好,而那些学霸总是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就能将知识掌握好,这就是方法的重要性。
练习和测试能够帮助我们长久的记忆。我想我们都有这种经历,高中时我们可能某门课程,比如物理或者化学,当时考试分数都挺高,可是到了现在,我们再看当时的题目,却一点也不会做了。导致现在很多人都说,我们的知识巅峰就是在高考。
对此,心理学家还真有研究,《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书中提到一个研究,学者跟踪对比了在过去的三年到十六年中上过一学期制的发展心理学课程的学生,并对这些学生做了一个和课程内容有关的测试。如下图所示,两
条曲线分别代表该门课得A和得B及以下成绩的学生。从总体看,记忆保持得都不太好。三年之后,学生只记得不到一半,直到第七年才开始趋向稳定。得A的学生总体来说记得的多一些,这不足为奇,他们开始时掌握得就比较多,但是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会遗忘,遗忘的速度也是相同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努力学习并不能对抗遗忘。但是持续的练习能够帮助我们对抗遗忘,我们再来看看进一步的研究,下图所示的是一个月到五十五年前曾上过基础代数的人群在考试时的分数,和上面对比,明显这里的四组人群获得的成绩会好很多。
3、给学习制造困难
学习研究专家Robert A. Bjork曾提出一个desirable difficulties效应,该效应的主要意思就是在学习的时候需要给自己制造一定的困难,需要自己付出一定的努力,这样从长期来看效果更好。研究者发现困难的任务在学习初期会进行的比较慢,但是从长期看比那些学习简单任务的效果会更好。
回想就是一种制造困难的方法,不阅读课本,回想课本中讲了哪些内容,在无法回想出来时才去看看提示。我们在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往往都是一边阅读一边写感想,做笔记,或者拍照,扫描,摘抄精彩部分。而根据desirable difficulties效应,更好的做法应该是一边阅读一边画线,看完后也不立即干什么,而是等到第二天后再来回想所读内容,根据回想,把感受最深的写下来。
制造困难也是在强迫自己迈出舒适区。学习领域有一个三圈理论,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在最里
面的舒适区,我们面对的都是非常熟悉环境和事物,应对起来也很得心应手;中间层的学习区则充满了一些新颖的事物,我们平时很少有接触,这里的知识和事物是需要我们通过一番努力才能掌握的,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而恐慌区则是完全超出我们当前认知能力的区域,处于这个区域,我们无从下手,会感到焦虑,恐惧。
在学习中,如果我们要想将新知识牢牢的掌握好,就需要迈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给自己制造一定的挑战和困难。比如在练习数学的时候,如果我们总是做一些简单题,做一些自己已经掌握的题,那就很难有提高。练习的时候,需要适当的提升难度,从一次测试中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再针对性的练习自己的薄弱环节,只有这样的练习才能有效的提高成绩。
4、一些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法
针对一些事实性知识,我们必须要记忆的,我们不必死记硬背,也是有一些记忆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忙我们记忆的。
字钩法
利用押韵记住一系列字钩,一是面包,二是鞋,三是树等。然后将新内容和字钩的视觉图形联系起来。 比如要学习“收音机、贝壳、护士”这列词,你可能会想象一个收音机夹在面包里,海滩上一只鞋子里有个海螺,一棵树上挂满护士帽。
位置记忆法
记忆熟悉的生活场景,例如房后的阳台,枯死的梨树,停车库前的砾石车道等。比如要记住“苹果、钥匙、铅笔、公交”这样一组信息,可以想象回家需要坐公交,路上经过了水果店和文具店,到家了需要钥匙开门,通过这样的联想将这组信息赋予到实际生活场景中。
联想法
在内容之间建立某种联系 ,比如要学习“收音机、贝壳、护士”这列词,你可以想象护士在认真听着收音机,脚上穿着巨大的海螺壳。
首字母缩写法
为每个词创造一个首字母以便记忆,比如指定计划需要遵循SMART原则,这里就是每个字母代表了一个原则,都是这个字母英文的首字母。
唱歌法
用熟悉的曲调唱出词汇。唱歌法在幼儿学英语的时候用的比较多,通过一首简单的歌谣,将所学的几个词汇唱出来,配上动作,幼儿能够很好的掌握所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