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时间,你我同在。”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看新闻,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0月20日至22日在浙江乌镇举行。
第六届了啊,还是乌镇。乌镇,何其幸也!
同样的小桥流水,同样的醉美江南水乡,周庄、同里、西塘、南浔、锦溪,为何选不上呢?
乌镇名声大噪,受到世人追捧。
关键是,人们去了还想去,有魅力,够吸引人。不像有的地方,去一次就不想再去第二次。
今天周末,听邻居侃大山。
甲:“前几天大赚一笔,想去上海耍几天,顺便去乌镇,就是不得空,忙得要死。”
乙:“去年年终奖都还没花,想去西藏,一忙起来,可能又不得空啦。”
丙:“本来打算跟团去香港。唉,乱得很,还是算了!”
丁: ……
多年前有首歌: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作为一个失业游民,简子有的是大把大把的时间。听到土豪邻居说他们没时间,只有大把大把的钱。
我捏了捏自己干瘪的荷包,感觉受到一万点伤害,心里淌着泪,默默走开,去走一走附近不要钱的千年古镇。
关键词:不要钱,千年古镇。
这是播州区三岔镇,号称“花香三岔”。
这附近有唐朝播州侯罗荣(唐代开国将军罗成后代)墓葬。
红光村的“罗衙”,是个风水宝地,至今尚有一千多罗姓子孙在此安居乐业。
“太原脉派如山固,
古播源流似水长。
善述先人德泽荫,
克昌后裔子孙贤。”
罗衙后山是播州影视城,前方是有名的花卉基地“台湾邨”。
三岔,庇佑一方水土的西陵宫,早已无影无踪。
象征富甲一方的罗衙牌坊,像划过天空的流星,已成历史。
古典风格的聂家大院,在历史长河中,转瞬即逝,再也不见。
沟坪花房子,几棵苍劲挺拔的翠柏,见证过曾经的沧桑。
……
三岔古镇,也非原汁原味的千年古镇,它经历打造,看起来也不“古”。
它跟千千万万的古镇一样,有些风景,有些商业化,也有文化底蕴。
之前打造得最好的国家4A级风景区——遵义台湾邨,就坐落在三岔街边500米处。
台湾邨,是一个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博览园,当地人称花卉基地,所以它并无“古”味。
巨资打造,引进中外著名的花样品种和稀有植物,美仑美奂,醉人心脾。
一年四季,绿草茵茵,花开不断,清香满园,目不暇接。
就连热带沙漠植被芦荟、仙人球、沙漠玫瑰等也设专园养植,游人叹为观止。
台湾邨,曾一度成为遵义市著名旅游景点,游人纷至沓来,车水马龙。特别是假日,人们蜂拥而至,门庭若市。
厌倦了都市沉闷和喧嚣的人们,憎恨钢筋水泥窒息的白领,曾把这里当成梦中的香格里拉。
可是,台商走了,几十栋吊脚小洋楼要拆,园艺大棚拆了……园子废弃了。
台湾邨,一落千丈。
游人不再来,只有附近村民路过穿行,或者像简子这样的闲人时不时光顾一下。
去年就听说播州区尚嵇古镇,引巨资在附近着力打造一个新的“乌镇”,我一听便心痒难搔想去瞧瞧。可听说“非施工人员不得入内”,等得我好心焦。
今天又去打听,说是必须等到开园才得一见。
开园?
乌镇似的公园?工业园?商业园?还是游乐园?
可别让我们等得花儿都谢了啊。
乌镇的原汁原味,离我们有些遥远。我想到老家,綦江的高青。
高青,原名青龙场。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穿斗结构木制街坊,快要被钢筋水泥所代替。老街原居民,也都外地买房,走得所剩无几了。
古井还有几口?
天井还剩几个?
邻近的高庙场,还有几分古韵,因为ZF花了大力气,给它造了一些仿古的“壳”,记忆醉美的是老场中间那段风雨廊街。
中峰镇的明清老街,两三百米的木板房,特别是中峰寺的“大鹏山”山门,倒是古韵悠然。
可是,没有人气,老街十室九空。
长久失修,断壁残桓,斑驳陆离,有的直接倒塌了,明清老街变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幸好有拍电视的、画画的、或采风的,偶尔光顾。
綦江的东溪,千年古镇,也烧钱打造过了。
近几年人气很旺,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近些年的仿古建筑、原有的小桥流水,加上新的商业气息,旅游开发似乎还在深入,值得期待。
重庆磁器口、洪崖洞,节假日人头攒动、迈不开步的喧嚣,整个就是买买买,商家都在急急吼吼的叫卖。
其商业气息太过浓厚,让人快要忘了“古”字,哪有什么“慵懒”、“淡然”、“幽远”、“古雅”之类的“古镇”感受呢?
乌镇,只有乌镇,才是去过了还想去的地方。
打造过的乌镇,修旧还旧,梦里水乡,古韵悠悠。
古镇古街后面,是设施先进的现代化酒店,令人惊喜。
人们心里想着返璞归真,穿越田园乡愁,可身体还是喜欢享受现代文明:wifi、大床、淋浴、美食……
去了还想去的另一个理由,是乌镇不宰客,这很重要。
由旅游公司统一管理,镇上居民大多是原住民,一口吴侬软语。他们成了旅游公司员工,有效奖惩,固定工资,旱涝保收。
所以他们不敢、也不屑宰客,吃的、住的价格统一,游客尽管放心。
简子分别在2004年和2009年去过两次,第一次是朋友带我去,第二次是我带朋友去。
第一次感觉新奇,第二次感觉亲切。
“两两归舟晚渡关,
孤云倦鸟各飞还。
月明乌镇桥边夜,
梦里犹呼起看山。”
乌镇,夜晚很美,醉人的梦幻体验。
今天的乌镇,是全国古城古镇中,年游客量最高的江南古镇。
乌镇旅游,也是中国经营效益最好的景区,已远超国内众多大牌景区。
家乡郭扶镇,也要打造旅游名镇?
恐怕任重而道远啊。
一个地方,要留得住游客,起码交通便利,风景可观,设施齐全,收费合理,服务到位。
果真如此,来了留得住,去了还想来。
否则,宣传就是忽悠。
乌镇旅游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希望我们家乡的旅游业,有统一规划、正规管理、着眼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