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晋朝,每逢阴历七月七日这天,人们有着晾晒衣物的风俗。慢慢晾晒衣物变成了大家彰显富贵的手段。这天碰巧七月七日,阮家富人区的大宅大院,尽是琳琅满目,绫罗绸缎,晃人眼睛。只见街对面,一个东西极其醒目,挂的很高,那是一个粗布的短裤,正在风中摇动。原来是一个叫阮咸的小伙子挂上去的。人家炫富,他炫贫,这也太正面刚了,他究竟是谁呢?阮咸,字仲容,是阮籍的侄子。他和阮籍并称为“大小阮”,是竹林七贤之一,也是当时的名士。
炫贫之外,阮咸还有更通透豁达的一面。阮咸极爱喝酒,而且不拘礼法。有人来阮咸家做客,阮咸认为用酒杯喝酒太麻烦,便让大家围着大瓮坐下,给大瓮里盛满酒。谁想喝酒,便探头喝就行。阮咸家的猪闻到酒的香味也跑过来,把头探进大瓮一起喝酒。阮咸不以为然,继续与猪一起痛饮。
阮咸平时放纵不羁,守孝期间也未有收敛。阮咸的母亲去世了,阮咸在家中守孝,有许多客人前来吊丧。丧礼结束,阮咸的姑姥要带着自己的胡婢离开,这个胡婢已经怀孕,阮咸是孩子父亲。阮咸得知后,穿着丧服骑着客人的驴子就追出门外,大叫:“人种不可失!”追了一路,与胡婢同乘一驴返回,后来生了一个儿子便是阮孚。
阮咸这么一个不拘礼法,放纵不羁的人,也能作为竹林七贤之一?能。阮咸虽然每天饮酒作乐,但他清真寡心,很有才华。不仅如此,阮咸在音乐方面有很大的造诣,不但会作曲,而且对音乐是融会贯通。荀勖是校正音律的侍中,大家都认为他在音乐方面造诣很高。然而,阮咸认为荀勖做的律管声音有点高,高则悲切,不符合古律。阮咸每次与荀勖见面都要纠正他。荀勖认为自己是对的,不听阮咸的劝告,还把他发配到了远方。后来一个农夫挖到一个周朝测量音律的尺子。荀勖用尺子测了一下自己的乐器,发现每一个乐器的音律都差了一点,他这才佩服阮咸的高明。
都说竹林七贤不拘礼法,其实阮籍、嵇康他们皆有苦衷,阮籍是因为不认同司马家族,他才每天醉酒痛哭。嵇康也是因为不想做官才退隐山林,还给山涛写了绝交书。其实阮咸才是真正的不拘礼法,他日醉酒常奏乐并不是埋怨皇帝不重用他,他是完全自由的,他喝酒其实是借酒抒才情啊!阮咸一首诗中也表明了他的人生态度:
八斗才粮抛子建,一方灵宝掷桓玄。
家叔哭穷却谁笑,正是阮咸急挥鞭。
小颈秀项可青睐,大名高声皆白眼。
我欲邀卿常漫舞,青丝白发老人间。
阮咸不要才华,不要天分,只求与卿常漫舞,他叔叔阮籍为世人痛哭,而此时阮咸却在笑着挥鞭追赶胡婢。世人仰慕的名利,阮咸统统付与白眼。
阮咸和阮籍虽并称“大小阮”,但他俩面对黑暗的时代却有不同的做法。阮籍把它们化作了痛哭,化作了酩酊大醉,而阮咸却将它们化作了醉酒,化作了音乐,化作了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