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要说重要的地方,荆州必须占有一席之地。小说中与荆州直接相关的或间接相关的篇幅,就占有大约三分之二,为人熟知的故事如赤壁之战(发生在荆州),三气周瑜(主要是围绕荆州的争夺)、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夷陵之战(为关羽报仇)等均或多或少与荆州有关。
对于荆州的重要性,几位谋士的言论,可窥见一二:荀彧曾谏言曹操“先定河北,后修复旧京”,最后“南临荆州”,便可 “天下大定”,将夺取荆州作为成就霸业的最后一步棋;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出名的《隆中对》提到先取荆州,再取益州,待天下有变,以荆州之兵趋宛(南阳)、洛(洛阳),益州之兵进关中、进图中原,一统天下;东吴的鲁肃也曾向孙权提示荆州与东吴相邻,且地域富庶,占据荆州是成就帝王伟业的重要一步。那么,荆州为什么如此重要呢?
一、荆州地理位置优越
三国时期的荆州,并非如今的湖北荆州市,而是一个州(相当于如今的湖南、湖北全境,以及河南部分地区)。这就不得不提及西汉时的区域划分,西汉有十三州,分别是并州、冀州、幽州、青州、兖(yǎn)州、豫州、徐州、扬州、交州、荆州、益州、凉州、雍州。荆州有七个郡(相当于如今的地级市),分别是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
荆州在三国时期位于中心,北边的南阳郡距离都城洛阳接近,中间则是被长江一分为二,长江以北是南阳、南郡以及江夏,长江以南则是零陵、武陵、长沙和桂阳郡,这种横跨长江南北的局势贯穿出了一条军事用兵的天然优势:掌握荆州,以此为据点,向北可以出兵长安、洛阳,向西南可出兵巴蜀,顺江东下可攻东吴。
二、经济条件发达
东汉末年,各诸侯争相抢地盘进行战争,唯独刘表始终中立,稳定的发展了荆州的经济,而且荆州北有汉中平原、中有江汉平原、南有洞庭湖平原,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劳动力旺盛,人口最高达到了100多万人口,投降曹操的水军就高达15万。而且当时的荆州多名门望族,实力雄厚,因为当时荆州战乱少,很多的人都迁徙到此地生活,名门望族也逐渐壮大。
附文:荆州政权更迭
1)刘表时期掌握荆州七郡(190年-199年)。
2)孙权攻打江夏,曹操占据南阳,刘表占据其余五郡(199年-208年)。
3)曹操挥军南下,刘琮投降(208年)。
4) 赤壁之战(208年-209年),208年12月,曹操赤壁之战兵败,退守南阳郡。周瑜率军攻占南郡,刘备则抢占了荆州南部四郡。
5)刘备借荆州,获取南郡,掌握荆州五郡。
6)刘备入川,孙刘划湘水为界(215年)
215年,刘备夺取益州之后,孙权向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为了顾全大局,便将长沙郡、桂阳郡还给了孙权,双方划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此时孙刘各占领3郡,南阳郡仍然属于曹。
7)关羽大意失荆州(219年)
219年,吕蒙偷袭江陵,攻占了南郡,荆州武陵郡、零陵郡也望风而投降了东吴。于是,关公败走麦城,被俘而亡。至此时,荆州七郡除南阳郡仍被曹操占领外,其余六郡全部被孙权占领,刘备彻底失去了荆州。此时,三足鼎立格局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