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马上要高考的小朋友发了一整页的吐槽,提醒我高考这个魔性的东西又要来了。
高考这件事在前几年几乎被嚼烂掉,也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了大批不参加中国高考的学生,高考这旗子似乎褪色严重。
但我猜,但凡经历过高考的伙伴,只要提起,那些回忆喷出来就很难捂住。
其实让我们珍视和不舍的,不仅仅是考试的那两天,而是高中的三年,甚至是整个在压抑中绽放的学生时代。
就像很多人会期待和重视一场盛大的婚礼,但其实更值得期待和重视的是一生幸福的婚姻。
我想来说说高中和高考教给了我什么道理。
有人说,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首先,能说出这句话,说明这一生还没结束,所以没法评判这是好的一生还是坏的一生。
也许他是想说,懂得了很多道理,也没有在之后的几年看到预想的那么好的转变。
那懂得道理,就一定会带来好的转变吗?
罗胖给道理做了几个维度的分类:
“局部的道理”和“普世的道理”。
“自己的向往的道理”和“自己能做到的道理”。
“听来且认可的道理”和“笃信并躬行的道理”。
“希望别人相信的道理”和“自己知道就好的道理”。
你懂得的道理中也许有一些是局部的道理,不具有普适性,所以暂时还没有帮上你;
也许有一些是你向往的道理,可并不是实际能拿来践行的道理,所以本来就不具备让你获得好的转变的功能。
所以“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就像“努力很久,却依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前者只是后者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懂得很多道理,不一定能过好一生,但对过好一生有正向作用。
高中的时候最喜欢听老师讲大段的道理,因为这个时候我就可以边听边看生词本,整理整理卷子。
那时听了很多道理,可能因为没专注,所以只是知道,并没有彻底理解。
有一天咀嚼明白了,虽然错过了该明白的时机,却也觉得受益良多。
1.
目标要清晰
天啊!我要哭了!看到这个你就要点返回了吧?最重要最精髓的一个道理,我为啥找不到一个有诱惑力的名字那?
有些道理就是那么俗气......哎
高中时的化学老师,姓考,英俊魁梧的他这样说
你们天天做那么多本练习册有什么用?做的都是已经会了的题,不会的都在那空着,那不会的就还是不会啊!
假设高考化学一共有一百个知识点,你三天搞定一个,彻底搞定一个,也就是说只要出这个知识点的题,就一定能拿分,那么三百天能搞定全部的知识点。考题再怎么变,知识点是透彻的,高考时就会稳拿到接近满分的成绩。
我那时只知道,学一节,就做一节的练习题,如果还有时间,预习第二节,做第二节的练习题。
练习册千万不能有空的整页。
如果化学有两本练习册,那么要写完这两本才行。
后来才发现我的目标不是“学会”,而是“做完练习册”。
这就是一场让观众和自己都信以为真的表演啊!
自带自欺欺人的技能,潜伏多年未被揭穿那!
就像尚龙老师说的: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目标搞错了当然难以实现!
当然,目标没搞错也要注意:宏阔模糊的目标相当于没有目标。
“我想上名校。”、“我要做个好人。”这样的目标没有指导意义。
要让目标清晰化,想办法分解掉。
如果以一门考试的好成绩为目标,首先要明确这考试都考什么,衡量标准是什么。
如果工作中要做presentation,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做,要说明什么,给谁听。
目标分解后才知道从哪入手,症结又在哪。
2.
想尽一切办法拓宽自己的视野
很多局限、狭隘的努力把人推向死胡同,难于转身和后退。
选学校报志愿的时候,考虑到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去北上广的大学,生活开销会很大,所以东三省以外的学校一个也没看。
后来去过了北上广,接触了在这些城市读书的人,才知道,北京和上海高校里面的食堂因为有补贴,所以花费要比外面低很多,和东北没什么区别,同样的价格,那些大城市的学校里能吃到更新鲜,样式更多,更有营养的。
又因为认定要学医学,可选的就更少了。
很多医学院校对内蒙只招少数几个专业,比如我报的大学,当时对内蒙只招两个专业。
看到“临床药学” 有临床两个字,应该是医学范畴了,就报了。
那时,我对“临床”和“药学” 都没有了解。
仅凭脑子里的幻象确定的目标,难免体验后愿望落空。
大二的时候远房的表姑关心我的学业,和我提起阿肯色州州立医学院的药理毒理学研究做得不错,可以准备托福和GRE考试去试着申请一下。
从那个时候开始接触留学考试,才知道居然还有这样一条路可以走。
拿到两个考试成绩后得知该学校已经不给州外学生提供免学费和额外补助的机会了。
虽然遗憾,但另一方面真的庆幸,能有机会知道这样一种选择,能让自己在这样一条路上有过尝试。
这之后越来越体会视野对一个人的影响。
听小仙儿讲起她相亲的经历。
见过两次面后对方开始追求,小仙儿觉得缺少了解,只知道他的长相和工作等外在条件,所以婉拒了。
想再相处看看。
有一天这位男士喝了酒,给她打电话倾诉,说了一句话让小仙儿惊到了,也决定不用再相处看看了。
他说:“你看我有房,有车,一个月赚八千、一万的,在X市还有谁? 还能有几个?”
他并不知道电话那边的小仙儿刚工作的时候就double他的薪水了。
我想,如果他见过更广阔的世界,哪怕就是读几本畅销书,去几个二线城市溜达一圈,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吧。
3.
不要只存储,还要会运算,不能只运算,还得能批判。
高中的时候笃信“跬步成千里,小流成江海”,所以几乎全部的精力都花在记忆上。
背诗词,背公式,反应方程式,背固定搭配。
都背下来,拿到80%的分数是没问题的。但另外的20%则变得扑朔迷离,有时能拿到,有时都丢掉,看题的时候觉得全会,做完都错。
但那些知道公式如何推导出来,去思考公式的试用条件的同学,就特别稳定,特别从容。
那些经常给老师找茬,问稀奇古怪的问题的同学,经常能举一反三,随机应变。
大脑的容量确实很大,但能有硬盘存储和提取快速吗?
用烂很多笔才能存储牢固的知识,点一下鼠标就上传到云盘了。
有网络和浏览器在,也不用花时间存,只要知道怎么找就可以了。
硬盘已经把人类的大脑解放出来了,有价值的大脑不应该只用来记忆,而应该有思考和批判,审美和创造。
所以导演是前途无量的。
所以老师应该少一些“知识搬运工”的属性,多一些启发和引领的效用。
4.
可以没有领导力,但要具备掌控自己的能力。
不是每个人都有乐嘉所说的很强的黄色性格,也就是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管理者,做领导。
但如果不能掌控自己,极有可能遇到连环悲剧。
比如不愿推迟满足感造成的拖延;
再比如选择困难症——迷茫和盲从。
因为听说金融专业是热门专业,所以学了金融;
因为舍友都考博,所考了博;
因为圈里的朋友都结婚,所以也匆匆结了婚。
再比如传说中的“妈宝男”,只知道妈妈说要怎么做,妈妈喜欢什么,做选择以不忤逆妈妈的意愿为原则。
当与妈妈意见相悖,又不得不压抑了自己的内心之后,只好把气都出在妻子身上。
习惯被掌控,甚至喜欢被掌控。
有人说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自我意志”极为膨胀。
其实远远没到膨胀的程度,仅仅是有一部分人,刚刚知道有“自我”这回事而已。
绝大多数人,还深以为自己是父母的续集,害怕和别人不一样,认为个人一定要在社会的洪流的推挤下向前。
5.
宁当凤尾,不当鸡头
初中有过一段住校时光,和一个耀眼的女孩子同班同寝室。
她手指修长,涂黑色指甲油。
她气质非凡,动作也干净利落。
每周末洗一次书包,每周洗一次羽绒服。
但她从来都只用一个黑色的发绳扎一个马尾,从来不戴彩色发卡不戴头花,碎头发仔细地梳好再出门。
那时候她在我心里种下一个关于美的概念:
唇红齿白,不扎头花,黑色指甲,看不出碎头发。
因为她在我心里建筑了美的形象和标准,所以她爱吃的饭就是好吃的饭,她的字就是好看的字。
所以在我视野能及的范围内,能模仿她的,我有意识和无意识地都在模仿。
有人说,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这不是定律,但绝对是趋势和倾向。
我之前写过爱找茬爱投诉爱正义的那两口子的故事,和他们厮混几个月,我也开始爱找茬,爱投诉。
去住青旅,房间和图片不一样,打电话投诉。
蔬菜沙拉里的生菜不新鲜了,投诉。
滴滴的司机不给送到指定位置,没有及时结束订单,投诉。
七天的前台不给解释订单问题,拒绝提供另外一个枕头,投诉。
前几天朋友圈有很多人转《所有爆文作者都在朋友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里面写到:天天看周围的朋友的文章都被大号疯转,阅读量动不动十万加,还是因为微信最多只能显示十万加,能没动力么。
还好我朋友圈没那么多写作圈牛人,那么岂不也要走上牛逼的道路?
职场鸡汤会说平台很重要。
结果你一尝有鸡汤味,就抵触,就不去想为什么平台重要,重要在哪里了。真是太可惜了。
我之前一篇文章,有一些公众号转载,我关注了一部分去看阅读量,几百几千的都有。
但人民日报转载的那天,就是十万加,微博粉丝一下涨了五百。
平台真的很重要,比如一个百万粉丝的公众号,你发什么,当天的阅读量都必须是十万加啊!
学生时代,学校是平台,班级是平台,小团体是平台,平台也就是你所浸泡的环境,能接触到的人。
有位老师说,去名校的最大意义并不是授课的教授有多牛气,而是优秀的同学,那个精英养成环境。
在一个圈子里独占鳌头,孤独求败不一定是件好事。
周围全是大牛,虽然可能自卑心起,压力大。
但圈养后的熊猫确实就是失去了攻击性,竹子天天摆在眼前,确实就没有开发觅食新技能的兴趣了。
想要快走,就别在那个慢悠悠的队伍里呆着了。
"懂了这些道理你不也一事无成么?"
每次透彻懂得一个道理并尝试迈出一小步,我都有了转变。有的微小,有的巨大,无论变化是大是小,我都在追寻而不是放逐。
人生是动态的,只要还在追寻,就有可能成事。
有些道理没有让你有好的转变,要么你没有真的懂,要么你懂了,但没去做。
道理本身并不无能。
End
傻狍子原创,欢迎转发,转载请私信联系授权白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