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第二章是有关选择的论述,作者提供了多种做选择的思考角度,对我这样的“选择困难症患者”有一定的启发。
人生每天都面临着林林种种的选择。我今天穿啥好呢?我今天吃什么好呢?尽管诸如此类的选择并不会对我们人生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但也足够让我们纠结好几分钟。
我们都知道“蝴蝶效应”,至于这些选择是否真的影响不大,答案其实也是一个未知之数。
也许今天穿得刚好是领导喜欢的款式,下个表现的机会就到了你身上。
也许今天想去吃西餐,在西餐厅遇到了与你长相厮守的她。
不过对于这些“小事”,我们往往不在意“蝴蝶效应”,我们会把在意放在一些“大事”上,比如学业、工作、婚姻……
其实,在不在意“蝴蝶效应”本身也是一种选择。
父母那一辈的人很难做选择,因为没什么选项,现在的人很难做选择,是因为选项实在太多了。
选项太多,我们往往更在意“蝴蝶效应”,生怕本来走那一步会走得一帆风顺,而走这一步会走到“坑里”,但又不确定哪步是“坑”?
作者说,我们做选择喜欢把自己局限在某个“赛道”上,不敢试错、焦虑皆源于此。我们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就是很明显地固定了赛道,固定了项目,并且只有按照这样的比赛才能成为赢家,那结果肯定是获胜者寥寥。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都知道,任何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走的每一步对未来都会有积极的影响,只不过区别在于这种所谓的“积极”是否在我们想要的赛道上。
难!这样的选择真的很让人为难,我们都太过于担忧结果了,要么是想要的,要么是不想要的,如果不是想要的,那么结果就一定是不想要的,一定是糟糕的。想想就冒冷汗了,非生即死,莫名给自己增添了实际上无关痛痒的心理负担。
在《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提到“第三选择”的概念,除了“你的选择”、“我的选择”还有“我们的选择”,同样,我们是否也可以有“想要的选择”、“不想要的选择”以及“赛道外的选择”呢?
话说到这里,好像也真的有这么回事,那我们就把目光放在赛道之外就完事了嘛!这时可能会衍生出第二个问题,我们连走上这条赛道往往都不是自己自由探索出来的结果,而是背负着外界的期望、身份的焦虑、长辈的叮嘱,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好像在做选择,但实际上我们只是在做一些注定要做的事罢了。
欧阳超在第五季《奇葩说》被淘汰时说,这是他第三年参加了,他的职业是一名警察,领导不支持参加这类节目,每次要录节目都要先拼命加班再调班,遇到紧急任务还有各方面协调,说着他的眼睛就湿润了,他热爱辩论,大学经常参加活动,可是因为父亲是一名警察,这份工作也离家近,所以他选择了现在的工作……
我听完之后身有感触,我现在的工作也是基于类似的原因。大多数时候工作的内容是核对资料,把设备实物的参数与系统的记录比对,数量很多,如果设备变更那么系统也要跟着改,但人为更改往往会有疏漏,所以事后需要经常人为核对。工作难度不高,只要是个人,有一双眼睛就可以了,但有时候我真的很困惑,这种系统做出来本来不是为工作者服务的吗,怎么反过来要耗费工作者那么多青春呢?听说了收费站收费员30年只会收费,不会干别的事,我不自觉产生了隐忧。
也许你会说,不想做就别做,换工作啊,想做就别抱怨啊。真的那么简单吗?不想做就别做需要很大勇气的,相信大多数人还是呆在了想与不想之间持续性徘徊。
我们说的“第三选择”的光辉性就在于即使选择不是你做的,但是你还要在别人的选择下把状况扭转成自己的选择。
作者提到要把对一件事的“消费型兴趣”转变为“生产型兴趣”。“消费型兴趣”指的是乐趣在事情过后会消失殆尽,例如打游戏、煲剧,结束后往往会一阵空虚,但如果你把游戏体验。煲剧感想写成文章、做成视频,分享出去,就能转变为“生产型兴趣”,这样的乐趣是会持续的。
实现这种转变其实就是把别人的选择扭转成自己的选择,比如我通过单调的核对整理出一份份综合报告,例如哪些设备是同一个时间段投产的、哪些设备是什么厂商的、它们会有什么通病、该怎么处理……这些报告不是领导要求的,但是是我转变为自己的选择的,假以时日,我一定会比其他人更了解设备,同时还能给他们分享。
又比如将工作转变为一种游戏竞技,叫上隔壁老王和自己比核对,谁慢了就请对方撸串,实现乏味的工作变为香喷喷的烤羊肉……
这样的做法我将付诸行动,效果如何,请拭目以待。
其实,写作不就是一种“第三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