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圆,喜欢它的人很多。在农村,过年好似都爱油煎肉圆,寓意团圆。
淮扬菜中,红烧狮子头很是有名;做法非常讲究。首先是选料,要选后腿夹心肉,半肥半瘦;去毛,洗净。用刀切成块,再剁成碎肉末。要说剁肉末,是考验师傅刀工的。肉在刀下,上下,左右,经过翻面重复之前的。几十个来回。刀工很牛的师傅,剁的肉末看不到一个肉块,肉连在一起,用手一碰彼此且能分离。
肉末之间连接的是肉丝,老人说那是劲道。我一直不解,何为劲道。
敲入鸡蛋,对些淀粉,放入盐,味精,少许糖,酱油,搅匀;生姜剁成颗粒状,葱切成丝状,拌在肉末内。拌匀,看不到单独的姜末,葱丝。厨师与家常菜做法上,在于调料的比例,火候的大小。
而红烧狮子头,通过大火蒸熟,装盘,周围放上几根青菜。从中间将狮子头分成两半,夹一小块,放入嘴里。一珉,肉化开,在嘴里蔓延开来。嫩嫩的,滑滑的,豆腐般,感觉不出油腻。
小时候,喜欢妈妈青菜上放肉圆,肉是自己剁成肉末,不放酱油。肉圆蒸的时候,油流在青菜上,浸透。说实话,比起肉圆,我更爱被油浸过的菜。肉圆除了放在菜上,等长豆上市,同样也能放上肉圆。那被油浸煮的长豆,可是瞬间被消耗殆尽。
离开家到市里上学,妈妈将油煎的肉圆给我装在行李里。中午吃饭,就着热汤,来两个肉圆。起先甚是喜欢,可终究自己不是肉食主义。没过一星期,就实在吃不下去啦。于是带回家,老爸收拾下去。后来,我常以这话题告诉妈妈,再后来肉圆,我几乎是看看就好。
成家了,婆婆几乎每周都要做肉圆。肉也是自己剁,油煎时满屋飘的香气。可见调料兑的还是很到位。肉圆成了一家子的家常菜,烧汤,烧菜都可以放几个。
淮安肉圆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水烧开了,把肉圆一个一个放入水里,称作撺肉圆。烧好后,放些菠菜,粉丝,一碗两至四个肉圆。肉圆清淡,嫩而不腻。不过这种做法,最好现吃,放些时间,味道就变了。
另外一种做法,就是将锅内放油,油烧热,把肉圆一个一个,放入,煎到两面发黄,取出。冷却,皮脆,内嫩。这种肉圆,放冰箱可以吃段时日。
无锡油面筋名扬四海,特有的油面筋塞肉,只有在苏南可以吃到。油面筋有大小两种,小的塞完肉可以一口一个的吃。大的油面筋要分三四口才能吃净。
同样需要自己剁肉末,将需要塞肉的油面筋放入,篮里。取个油面筋,用勺子挖个小口,用筷子往内塞肉。等肉塞满了,将口用先前,挖开部分,贴上,封好。锅内放水,面筋肉放蒸盘上。蒸上50分钟,打开,面筋皮与肉皱合在一起。吃上一口,皮香,肉嫩。
通过肉圆的方式,人们想出很多种做法,有放香菇,香菜,藕粉,虾仁,多了。冬天买回各种味道的肉圆,自己配制火锅,吃得热乎。
去厦门时,路过福州,偶然吃到始于1912年的,鱼丸。一碗清汤,配上五个鱼丸。一勺一丸,一勺一汤。吃完口留,清鲜无比。直到一年后,我还是想来上一碗。
除了这些,还有许多,但都不及手工剁碎的肉末,做成的肉圆好吃。就如女儿每次肉圆刚做好,一个接一个的吃。完了总结一句:好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