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是美丽的鸟儿,有“湿地之神”的美称。
细长的腿,高昂的脖子,尖尖的嘴巴,黑色的脖颈尾巴腿脚,身背肚腹雪白,头上一颗朱砂痣,鲜艳明目,身长体高又纤长秀美,颜色分明,通体高贵优雅,叫声嘹亮,舞姿优美。
丹顶鹤有如此夺人眼球的形象,每每象征着富贵吉祥、幸福长寿和忠贞相伴。
丹顶鹤是我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一种大型的禽鸟。分布于中国东北,蒙古东部,俄罗斯乌苏里江东岸,朝鲜,韩国和日本北海道。丹顶鹤栖息在开阔平原、沼泽、湖泊、海滩和接近水源的滩涂。主要以浅水里的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及水生植物的叶、茎、块根、球茎、果实等等为食。它也是一种候鸟,入秋后,丹顶鹤从东北繁殖地迁飞到南方过冬,天气转暖又飞回来。全世界的丹顶鹤仅有2000只左右。
丹顶鹤本来与生长在高山丘陵中的松树没有一丝牵连。东汉兴盛发展起来的道教,称号“天师”的张道陵,学道的地方就是鹤鸣山。正因为丹顶鹤有可长达50-60年的寿命,人们常把它和松树绘在一起,再加一个大额头老道,拄着一根拐杖,笑容可掬,作为长寿的象征。
丹顶鹤最让人难忘的是它们的舞姿了。它们的舞姿,实在是太迷人了,太令人心驰神往了。
一片广阔的潮湿温润的浅滩上,水草微动,阳光柔和。雄丹顶鹤嘴尖朝上,昂起头颈,仰向天空,一双翅膀耸立着,引吭高歌,发出“呵,呵,呵”的嘹亮声音。雌丹顶鹤也高声应和着,然后彼此相互对着鸣叫、跳跃和舞蹈。体态优美。有的伸长颈扬起头,有的曲着膝盖弯着腰,或者在原地踏着步子,或者在空中跳跃舞动,时不时还叼起地上的小石子小树枝抛向空中。几十个、几百个动作的连续着变幻着,相互表达着友好和爱慕,炫耀着,欢快着,怡然自得、自在闲适。
这样美丽高贵的鸟儿,在我国历史上一直被赋予着忠贞清正、品德高尚的文化内涵。明朝和清朝文官的补服,一品文官绣丹顶鹤,因而人们也称丹顶鹤为“一品鸟”。也把丹顶鹤作为高官的象征。一幅丹顶鹤站立在潮头岩石上的图案,象征着像宰相一样“一品当朝”,丹顶鹤在云中飞翔的图案,象征着“一品高升”,太阳出来时丹顶鹤飞翔的图案,象征着“指日高升”。
丹顶鹤也被我们古代的诗人们写进诗词里赞颂:
唐朝诗人薛能在《答贾支使寄鹤》中写道:“瑞羽奇姿踉跄形,称为仙驭过青冥”。
白居易在《池鹤》中说:“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张贲也有:“渥顶鲜毛品格驯,莎庭闲暇重难群。”的句子。
丹顶鹤的美,在于它的整个形体的和谐一致,尤其是头上的一顶丹砂,更显得典雅风流。
一首《丹顶鹤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
自小生活在扎龙自然保护区的徐秀娟,小时候常帮着父亲喂养小丹顶鹤,潜移默化中也爱上了丹顶鹤,许多的丹顶鹤都成了她的朋友。一天,两只丹顶鹤没有按时回到巢里,徐秀娟非常牵挂,两天两夜地寻找它们,没想到,在找它们的过程中,滑进了沼泽地,再也没能上来。从徐秀娟去世的那天起,她的亲密伙伴“赖毛子”也变得“茶饭不思”,总是一天到晚地悲鸣,不久,也郁郁的死去。
这个美丽凄婉的故事,让我们相信动物也是通人性的,只要我们好好善待它们,它们也知道感激和报答,也会和我们和谐友好相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