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群岛的线上对谈《后浪时代的建筑师们》如同《后浪》一样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讨论,很多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一窝蜂批判周榕让我着实惊诧。
似乎不骂周榕老师几句都对不起建筑师这个职业。加班画图太辛苦又没多少钱,不管你说的具体是啥,有没有逻辑,在不在理,跳起来先骂了再说。
有些人要不就是互相吹捧,要不就是互相诋毁,为什么不能客观地讨论分析问题呢?关于话题本身暂不想评论。
讨论会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马岩松的焦虑。马岩松到底在焦虑什么?
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焦虑
记得之前写过关于马岩松的一篇文章《你若盛开,甲方自来》。然后有大佬私信我说,马工有的是背景,像我这样只有背影的人,具体马工有怎样的背景我不知道。
作为共产主义接班人,我还是相信相信的力量。
马岩松,年少成名,一夜爆红,羡煞旁人。
中国建筑界流传这样一句话,建筑师在三十岁前是不可能成名的,除非你是马岩松。
看看人家三十岁就走上了人生巅峰,而你三十岁还在苦哈哈画图,关键是画的图被领导说,被甲方骂。
三十而立其实是个伪命题,一事无成是常态,真话说出来总是太扎心。
在很多人看来,像马岩松这样的人生赢家,应该是没有焦虑的。
其实,马工也有自己的焦虑,只不过不焦虑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是焦虑自己和世界关系。
焦虑自己能建立什么,焦虑于怎么成长,焦虑于怎么突破自己,焦虑于怎么突破他人。
所喜欢的英雄式人物,比如说柯布,年轻的时候就写下了举世瞩目的《走向新建筑》而他却不能。
柯布在自己这个岁数年龄做出了比自己更大的成就,而自己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没有那么大的突破,那所谓的事业理想又从何说起。
这就是马岩松的焦虑。
当你在焦虑无法成为马岩松的时候,马岩松在焦虑无法成为柯布。
大家都很焦虑,没有谁比谁更容易。
记得有次回家,管委会的J主任和PICC的Z兄也都很忙,后来一聊知道s中的同桌和y中的同桌竟然都在一家银行上班。然后我说N两口子都在ICBC,结果T说姊妹,那是工行,世界上最赚钱的银行。
去银行的整的自己跟拉存贷款业务似的,去运营商的整的自己跟办电话卡似的,去开发商的整的自己跟卖房子似的,去设计院的整的自己跟画图狗似的。
学会计的一半的同学在查另一半同学的账,学设计的一半同学做了另一半同学的甲方。
很久之前,秒速五厘米说中国梦就是攒钱去美帝,也就是所谓的美国梦,后来果真就留学美利坚了,跟《致青春》里的陈孝正似的,抛弃了现任,然后疫情想回国都回不了。
美国梦就是让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实现自我?那么《中国合伙人》里孟晓骏为何回国,USA这样有自由女神普照的地方,也会有阴影吗?
没结婚的焦虑于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祸于人,结了婚的焦虑于孩子、票子。被人嘲笑她都要离婚了我还没有结婚,不是说有一个月的离婚冷静期,真的不再冷静冷静了吗?
王菲离婚是因为爱情?汪峰离婚是想要飞的更高?谢霆锋离婚是因为非走不可?李宗盛离婚是因为鬼迷心窍?庾澄庆离婚是因为情非得已?那英离婚是因为出卖?郑中基离婚是因为你的眼睛背叛了你的心?
你离婚是因为啥?答曰,不想带一个巨婴当免费的保姆。
第一批结婚的有人二胎,有人二婚,李雷和韩梅梅,谁也未能牵着谁的手。我们都有了个当初不曾料想的以后,然后就没了然后。
我以为家庭事业双丰收,老婆体贴、儿女懂事,坐拥金鸡湖旁的四层别墅,家里两辆豪车的S总是没有什么焦虑的。结果焦虑到夜夜失眠年纪轻轻已经有了白发。
2
熬过去,活下去
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参加一个探险活动,攀登山峰,不知道有多高,只能一直往上爬,如果中途放弃,就会摔下来,跌入谷底,然后game over。
因为不知道顶峰到底有多高,不知道终点到底在哪里很多人中途放弃了。后来我也感觉好累好累,想爬过下一个山峰无论如何要休息一下,结果竟然就到了顶峰。
山的另外一面是唯美的景色,可以顺缆绳飞速而下,看瀑布挂前川还有那银河落九天。大概是这辈子见过最美的山水,把一切都看透。
后来我又带人去那个地方游玩,然而各种原因均未能抵达顶峰,此后便无人问津。场景体验相当真实,而画面又如梦境,醒来发现是一场梦。
也做了很多醒来就忘却的梦,梦里走了很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依然有加不完的班,熬不完的夜,画不完的图,出不完的差还有那没要到的钱。
万科很久之前就大喊“活下去”,并为之努力,现在已经开始养猪了?“养猪”是不是为了“圈地”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焦虑是没有用的,要么出众,要么出局,熬过去,活下去才是主要的。
牛逼的人,其实很早就开始苦逼地熬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口吃不成胖子,同样,一个人也不是突然就牛逼的。那些看似“默默无闻”的日子里,都在苦熬。
当你看到一个人牛逼的时候,往往这个人已经熬了很久了。这样带来的市场、流量、话语权才能够被市场检验。
青山周平红了有没有10年我不知道,不过papi酱红之前也大概熬了有10年吧。
3
与其焦虑,不如自律
我们为什么会焦虑?焦虑来自未知。
员工担心拿不到年终奖,老板担心甲方不给钱。
也别老骂甲方,毕竟甲方也有自己的甲方,并且,人家甲方也没有老骂你。
年轻的时候一无所有,但是还是比较有乐趣的,也不会有什么焦虑。不像现在不光没钱不快乐,重要的是还老了。
D说年轻的时候一定要谈恋爱,起码享受了生活,老了有得回味。要不年纪大了,事业无成,什么都没有,人生极其枯燥乏味。
为何不管甲方乙方,我衷心祝你成为有趣的一方,人生其实是很苦的,要自己寻找乐趣。
焦虑是没有用的,想要多挣钱那就努力工作,担心要不到钱就设定好付款节点,专注于一件事情,然后再做下一件事情。
毕竟,专注产生效率,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
年轻的时候周末节假日加班有一百个不乐意,觉得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应该截然分开。后来发现工作也是生活,生活本身包含工作。
劳动最光荣,只恨五一假期太短,只能加5天班。五一加班爽,一直加班一直爽。
吾日三省吾身,项目靠谱吗?图画完了吗?钱到账了吗?
当然了,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大家也不必在朋友圈故作坚强,有时候丧一点也没有什么不好。
本文作者:苏小七(littleseven-su),段子手女建筑师,高品质建筑园林缔造者,自由撰稿人,10W+爆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