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是Infant Community的简写,它类似于我们常说的托班,但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下的IC环境,更强调社群的概念,我们希望1.5岁到3岁的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安全、有序、温馨而美丽的完备环境中生活,除了得到“照顾”,更强调让孩子感受生活、拥有独立从而去适应生活。
最初,蒙台梭利博士将3岁以下的孩子放到3-6岁的教室中,她发现小孩子与3-6岁孩子的需求完全不一样,所以才决定要为他们准备一个特别的、符合他们需求的环境。
首先,IC环境中无论是家具的尺寸还是教具的选择都完全不同于Casa环境。家具的尺寸要符合1.5岁-3岁孩子的身高、力量以及心智的发展。而教具更是和Casa环境中有非常大的区别。IC的教具主要集中于语言和动作的最初建构,从具体到抽象——以最真实的物品开始,到复制品再到抽象的卡片;从照顾自己到对环境的责任——以生活中的真实开始,真实食物的制作、衣服和鞋子的穿脱到掸灰尘、扫地,再到搬运椅子、照顾植物,每一个教具的示范应该与Casa的环境中有关键性的区别。
其次,教育目标的不同。IC中的孩子主要目标是通过在环境中的感受、模仿去建构自己的人类特质,比如精准的语言,协调的动作,意志力的萌芽以及情绪的调控。这些人类特质建构的关键时期就是在3岁之前,蒙台梭利把这个时期称为精神胚胎,之所以叫“胚胎”,是因为想要告诉我们这个阶段的脆弱和重要。只有孩子在3岁之前,他的精神胚胎发展完全,才能在接下来的Casa环境中精致化他的基础建构。所以也可以这样理解,IC阶段是地基,只有地基在这个关键的“春天”建造稳固,才能迎来3-6阶段的摩天大楼。
第三,教师与孩子之间的链接关系也会有不同。3岁以下的孩子,他们还没有意志力,无法达成服从,所以教师更多的应该是与孩子产生情感连接,给孩子身教,让他们去慢慢吸收,等待建构;而在3-6阶段的孩子应该已经独立,在独立的基础上会拥有更多的自我选择和自我练习,他们需要老师提供兴趣的引导和示范,提供自由与规则的界定,也需要更多社会性的环境使自己形成最初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所以,作为孩子身边的成人不仅要拥有对孩子的爱,还要拥有知识,拥有0-3岁孩子发展的知识,拥有3-6岁阶段孩子发展的知识,只有了解了孩子不同阶段的需求,我们才能带着对孩子的爱,更好地辅助他们健康地长大。
如果我们的孩子从1.5岁开始进入IC环境中,那么当他三岁时,进入到3-6的Casa环境中,你一定会看到一个不同寻常且独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