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年前,每当时鲜水果上市的时候,果农们都会开着手扶拖拉机或者骑着摩托车驮着柳条筐进城售卖,只为能够比乡村大集上多卖几毛钱的价格。尤其是夏季西瓜上市和秋冬落完苹果之后,几乎每条街巷都有果农们辛劳的身影。
然而近几年进城卖水果的果农却越来越稀少,几乎看不到他们的身影。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光大果农朋友不愿意进城做小买卖了呢?
首先,城市管理越发的严格,一些中心城区已经闲置农用车进入市区。路牌明确标出手扶拖拉机,畜力车不得通行,就算运气好没有遇到交警稽查,碰上堵车也是一件很头疼的事儿。
其次,果农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用像以前那样为了多赚几毛钱而长途奔波,忍着酷暑寒冬进城卖瓜果。他们只需要在产地附近卖给收水果的贩子就行,省力又不操心。
另外如今电商和微商的兴起,让果农尤其是年轻果农有了更广泛的销售渠道,不但不用担心销售还可以提高水果附加值,简单的B2C模式不但方便了果农也杜绝了中间商赚差价,消费者也因此省了不少钱。
还有一各因素就是如今的城镇地区大街小巷都开有水果生鲜店,这些水果店品类齐全,涵盖世界各地的热门水果,让人们有了更多元化的选择。有些街区的生鲜店密度过大,就连店主都受不了,更何况远道而来的果农们。果农的水果往往单一,顶多再捎点自家农田和菜园里产的蔬菜等农产品。比起生鲜店里琳琅满目的果蔬,他们的竞争力就小多了。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消费者变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以前物流不发达的时候,吃点当地当季水果就很快乐。可是现在人都吃的嘴刁了,不但要吃异域水果,还喜欢吃反季节水果。除了选择变多了以外,大家对购物环境等感官体验也有了要求。水果生鲜店卖得再贵,只要环境好口碑好,有些人宁肯买贵的。
因此,果农们只好急流勇退,渐渐不再直接进城售卖水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