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帮贵州,立足于贵州工程行业,用工程师的思维观察贵州的点滴,期待与行业人士在交流中兼容并蓄,我们热爱贵州,嬉笑怒骂,只为这片热土。
看来,建造师越来越不值钱了。
今年10月,住建部公布了全国注册人数,其中一、二级建造师共有两百万人。
两百万是什么概念,其它的人数最多的是结构师,但是两级结构师加起来还没有一级建造师多。
一棵树倒下去,打到五个人,其中就有两个是建造师。
不过,这都还不算什么。按照这几年建造师的人数来看,明年还会更多。
人数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少,再这样下去,建造师快要是白菜价了。
同样是在今年10月,住建部发了226号文件(《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
这个文件出来后,公司以后不用再养一群建造师了。而且从理论上来讲,有些公司只需要养一个就够了。
看来,建造师们可能连白菜的身价都赶不上了。
就在226号文件出来不久,住建部又出了个116号文件(《关于征求调整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意见的函》)。
有人形容,116号文件就是一根大棒。
文件规定了以后企业的资质和建造师人数不在挂钩,而是和企业的业绩挂钩。建造师们的需求将大大减少。
同时,如果企业升资变难,以后的一级企业会减少,那么企业对于建造师的需求就会骤减。
如果一级以上的企业被降级,那么它也不会再需要那么多的建造师。
所以,116号文件对于建造师们来说,无疑是当头一大棒。
不过,文件同时又规定了,项目经理必须要有证才能上岗。
那么,无证的建设工程从业者必然被洗牌。同时,因为两个文件的存在,又会使得外行考证人数减少。这无形中,增加了证书的含金量。
所以,在未来,如果是纯靠证吃挂靠的建造师,定然是不行了。不过,从事建筑类行业,有经验又有证的建造师,应该会更吃香。
因此,建造师们想要自己变得值钱,还是多刷经验和升级技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