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3日——1月24日(48小时海上航行)
昨天晚上听讲座的时候,船上探险队员小朱已经嘱咐过今天会经过浪大的地方,要提前几个小时吃药,本来是想着夜里三四点起来的时候吃药,但是一觉就睡到了七点,贴了晕船贴,希望得过且过,万一不晕船呢,就不想吃了,毕竟是有副作用的,但是真心不行,Lanxi叫我去吃早餐,根本不行了,想到不吃药就什么都做不了,讲座都听不了,两害相衡取其重,赶快吃药,又怕吐了,所以静静躺下,等待药吸收了,免得吐了,又要补上,谁知不知不觉就睡过去了,醒了赶紧爬起来去听了讲座。
由于后天要登陆南乔治岛,避免病菌、衣服、鞋子携带草籽,会造成传染和物种入侵,下午按组去用吸尘器吸干净衣服和背包中夹缝的灰尘,登陆靴的底部,要用改锥等用具把夹缝中的脏东西彻底清理出来后,用水洗干净后再消毒,这些都是按照南极公约来约束的。
每次登陆后回到船上后,都有专门人员按顺序在船的入口处,用清水清理我们的鞋底后消毒,才允许回到船舱。
科普一下:南极公约
1959年12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签署南极公约,南纬60度以内都属于南极大陆,只用于科考,不允许战争,不属于任何国家,以和平为主题。目前已53个国家参加南极条约体系,1969年第一个旅游团乘船到南极旅游,1970年第一架飞机飞往南极旅游。每年冬天全球科考人员维持1000人,夏天可以有5000人。迄今为止,200年内到达南极全部人数只有100万人,是对维护南极大陆和平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探险、科考及工作人员!
船上的服务生都是菲律宾人,职业素养值得敬佩,每次去用餐,见到我都会打招呼“你好,你好吗?”,他们还是找不准语调,只会这两句,然后就全是英语了,他们说船上也要求他们学习汉语的,把几句常用的中文句子贴在四楼大厅的桌子上,他们说中文太难学习了,确实是这样啊,记得掌握了十七门外语的陈湛老师给我们讲德语和拉丁文的时候,谦虚地说到自己和老外留学生比起来,根本不擅长语言的学习,老外说:“湛,你有一门我们都不擅长的语言”,陈湛博士非常自豪地表示“是啊,我会说中文”,哈哈,只有陈湛博士有这个资格这样说。
晚上放映英文电影《沙克尔顿的南极探险》第一部,我们同来的很多同胞都非常想看,很遗憾的是只有英文,没有中文字幕。
2019年1月24日
英文讲座(The Whales of the Southern Oceans)——南部海洋的捕鲸者
英文讲座(Alien ecosystems beneath our hull)with Björn——我们船下的生态系统
sea spider
kriller
sea elements (bwlow the water 500-1000metres ) with Sam
英文讲座("Thirty Million Seabirds—the amazing birdlife of South Georgia " or "3 years a FID—a zoologist on South Georgia)with Gob
忘记是谁说今天不会晕船,因为浪不大,但是到了中午,浪特别大,房间桌子上的东西都掉地上了,感觉不好,没敢吃午饭,赶紧吃了一片曹丽送我的日本买的晕船药,直接躺了,两个小时后醒来后,好多了。
观鲸
下午三点半左右,正在听小朱讲南极鸟类讲座的时候,广播里说我们的船马上路过Shag Rocks, 去七楼甲板观察海洋动物,正好去甲板晒太阳,不到一公里远处很多水柱,那就是鲸喷出的,一群,好多啊,此起彼伏,能看到露出来的后背,不知道是什么鲸,正好去听个西班牙语的讲座,听力很费劲,但是对照字典,一边看字幕,一遍用手机查阅,主要讲了南极磷虾,非常专业,把磷虾在不同海域的分布和结构都讲的非常细致,也顺带讲了一些鲸,我查了一下,刚才看到的应该是露脊鲸balénido,英文是Balaenidae,也叫座头鲸。讲座结束后,专家用非常好奇的眼光盯了我好半天,我知道他的意思,大厅里的英文讲座,中国人都只有三两个人听,怎么会有亚洲人听西班牙语的讲座呢?我就马上用英语告诉他,我刚刚学了一小点西班牙语,只有一个多月,听的不太懂,但是因为有图片,能帮助理解,非常欣赏他的讲座,讲的很精彩。尽管听了个一知半解,也很知足,因为这个讲座德语和英语的都没有,收获不可言量,真心高兴。
我们的鸟类讲解专家——朱凯杰(也是船上的探险队员),我管他叫“我们的生物老师”
他是海达路德号上唯一的一个家乡在中国东部的国家公园,才二十多岁,性格非常和蔼,他具有天生的热爱自然历史的性格,当他在瑞典隆德大学学习动物生态的时候,在南极的船上工作是作为探险员。作为生物研究者,他也是一个鸟类观察家,为了追踪鸟类的生物圈路线,他从亚热带到北极冻土地带,穿越西藏高原到大西洋群岛。
所有这些经历都在他的自己的十万字作品里,有几千张图片。我为有这样的同胞而感到自豪。
船上有一位八零后妹妹,喜欢对于知识点深度钻研,每次我们都一起听讲座,她和我有共同的见解,就是每位专家的讲解深度都不够,几乎都是范范的,也可能是照顾每位乘客的理解程度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