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逝,长存于记忆中的是庭院的花香,是家中老人炸肉丸子飘出厨房的味道。
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裹挟着孩童们前行,成长二字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
鹏飞导演的影片《米花之味》以从城市务工返乡的母亲叶喃与长期留守在家的女儿喃杭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为线索,在展现云南优美风景的同时表现出独特的人文关怀。
影片的表现方式不同于传统的体现村寨影片,而是将一个传统与现代、城市发展与固有乡村意识的冲突以舒缓的状态呈现出来。
影片通过讲述有关母女亲情、宗教信仰以及留守儿童等问题,向观众展现云南村寨生活的方方面面,缓慢的情节发展配以独特的配乐,让你感受属于自己的米花之味。
鹏飞导演曾说:找寻这个时代最珍贵的东西。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最珍贵的东西是感情。而感情基本涵盖的有亲情、爱情与友情。处于叛逆期的喃杭在经历与母亲的相处,好友的逝去之后与母亲的关系渐渐缓和。
以喃杭为例的留守儿童不仅仅是被影像所放大关注的村落的代表,更是社会中多数留守群体的代表。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需要家人陪伴的,而家长为了自己孩子的未来发展不得不外出务工。据百度百科资料显示在我国留守儿童总数有6102万以上,这说明留守问题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影片中喃杭的朋友只有在重病时刻,父母才能够返乡看望,体现的出一种生活无奈的状态与生命选择的悲哀,也让观众揪心不已。
影片中曾两次提到味道变了。味道变化的表面指代的是食物味道的改变,深层次指代的是物质社会的发展,人们意识观念的改变。
调皮捣蛋穿梭于网吧通宵的喃杭与其朋友们是否体现出留守孩童们的教育问题呢?或许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已经不再成为一个问题,而所触及的精神财富匮乏问题又何解呢?
相信影片最打动你的地方是母女两人在溶洞跳舞的场景,这是一种为了所需要守护的人的祈福行为,也是一种追寻心灵宁静的体现,更是一种和谐的生命状态,一种自然的生活味道。
在《米花之味》中你能看到的是你自己小时候的点滴,是你叛逆时期与父母对立的态度,更是一种没有变过的味道。
更多精彩,尽在“耐卡IMT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