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经常会陪孩子画画,有的是单纯地想要多陪陪孩子,但有的却是想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让孩子学习绘画。那到底应该怎么陪孩子画画,才不会对孩子产生误导呢?
1.要“读懂”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不能同成人的画作相提并论,所以不能单纯地从成人的角度来看孩子的画。如果孩子用一个特别的图画,去描述他们想表达的事物,而这时候你又“读不懂”,那么你不妨问孩子:“你画的是什么?这个代表什么意思?”用心去“读懂”孩子的画,让孩子体会到你对他们创作的认可,你在倾听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家长的理解和倾听,会成为孩子绘画的乐趣。陪孩子画画,不是看着他们画就够了,用心地“读懂”他们的画,会让他们更有画画的动力。
2.不要指导孩子如何画
让孩子学画画,更多的时候,是想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对于处于绘画启蒙阶段的孩子来说,不适宜给孩子太多的诸如形状、色彩搭配方面的指导,而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发挥空间。如果告诉孩子该怎么画,那么他们之后就会根据你给出的指导来画,这对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是不利的。与其指导孩子怎么画,你不如选一款涂色绘画产品,带给孩子不一样的涂色体验,给孩子的想象力更多的发挥空间。
3.可以陪孩子一起画,但应该各画各的
很多时候,家长在陪孩子画画,孩子会让家长画某一个东西给他们看看。在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做的不是自己画一个东西,然后展示给孩子看,而应该让孩子跟自己一起画这个东西,画完和孩子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展示的过程中,可以问问孩子是怎么想的,孩子为什么要这么画,这对孩子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培养都是有好处的。而且家长画自己那部分时,可以适当的童真一点,不需要太过写实,把童话故事结合在绘画中,让孩子对绘画更感兴趣。
4.不要用“像”、“不像”去评判孩子的画
不管孩子画的是什么,画成了什么样子,都不要用像不像去评判孩子的画。且不论孩子尚不具备写实的绘画技巧,你让孩子画画,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那么从这个出发点,就不存在“像”与“不像”这一说。陪孩子画画时,你应该做的,是让孩子更能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让孩子更有画画的兴趣。如果孩子不知道画什么,你大可以给孩子讲一个故事,让孩子根据想法,画出故事中的人物等。
陪孩子画画也有很多讲究,不要误导孩子,破坏了孩子画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