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爬山听了两本书——《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和《温尼科特传》,昨晚就听了一遍,早上再加深,感觉带给人很多思考。
在中国,阿加莎·克里斯蒂这个名字似乎很陌生,至少我不熟,但是对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恐怕无人不知吧?对,这些都是阿加莎·克里斯蒂长盛不衰的代表作。她被誉为侦探女王,她的作品在全世界销售达四亿册,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她的光芒无人能及。
很喜欢《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作品中的开头:
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
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
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
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阿加莎·克里斯蒂出生于1898年,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正是大英帝国的鼎盛时期,其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70%,维多利亚时代崇尚道德修养和谦虚礼貌,阿加莎·克里斯蒂父慈母爱,父母对子女教育有独到见解并善于营造开明家庭氛围,总之阿加莎·克里斯蒂拥有一个幸福童年。
这才是最极致的“三岁看老”。
许多所谓的童年幸福,实际上只是在家中虚假地幸福着,直到走出家庭,经社会的大检验,才发现家庭教育早脱离了社会轨道,列车出轨,总要摔得头破血流甚或丢命,预示了不幸余生,那又算什么幸福童年?
真正幸福如命运宠儿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家人爱的呵护中长大,为爱而闪婚,又因无爱而离异,到后来中东旅途中再遇真爱,一路走来,无惧困厄,因为有童年那抹温暖抚慰,人生漫漫仍未来可期。
童年就是人生的底色。如果是金色,则年年春光灿烂,是墨色,则终日长夜难明?
2
而《温尼科特传》一书也写到温尼科特幸福的童年。
唐纳德·温尼科特 (1896~1971),比克里斯蒂大两岁,同时代,同样成长在爱的环境,同样在不同领域影响着这个世界,却又经历着完全不同的心路历程。
温尼科特是英国著名儿童精神分析大师,他自称弗洛伊德之子,却从母婴间相互作用角度,而非弗洛伊德本能说,提出母亲本身就是孩子的发展环境,又是如何滋养或阻碍孩子发展的理论。
温尼科特在精神研究分析中,富于创新精神和独特视角,是为普通英国民众熟知的客体关系理论大师。本书作者罗德曼医师避开这些傲娇光环,独辟蹊径从温尼科特医师童年及成长经历切入,分析温尼科特思想观点的形成根源。
温尼科特也拥有幸福的童年,他就如大观园的宝玉,父亲沉迷于政治,在母亲、女佣等女性的爱抚照料中长大,母亲给予他足够多的爱。成为儿科医生后,同事多女性还有儿童,有暖男称誉。
他母亲有严格禁欲的宗教信仰,并伴有精神抑郁症。母亲抱着他,他则更多关注母亲的病抑郁症。他提出“足够好的母亲”理论,即能够随时顺应孩子需求,给婴儿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的母亲,或源于自身的生活经历?
如婴儿需要温暖了,就有人抱;饥饿了,就有奶。孩子会感到自己创造了这个世界,他会越来越信任自己这种感觉,建立起与世界信任感,体验到真实全能的自己。
否则婴儿要跟随母亲的需求,变成随时关注母亲需求,婴儿自身的全能感幻灭,与真实自己产生隔膜,并逐渐失去真实自己。
而他后期的儿童精神治疗方法,就是单独与患者在一起,完全地顺从孩子,给孩子一种“我是世界中心”的感觉,以弥补患者的早期缺失,让孩子体验并恢复到真实的自己。
有“足够好的母亲”,同样就有“不足够好的母亲”,不足够好的母亲被温尼科特归纳成三类:精神上有某种病态的,也能够很好满足孩子需要,但是,到孩子应该走出母亲视线时,无法做到正常分离;无法及时回应孩子需要的环境;特别着急的母亲,显然要严重的多,无法形成回应孩子的规律性需求。
这就是温尼科特说的,“捉迷藏游戏中,藏起来是一种快乐,不被发现是一种灾难。”
出生无法选择,父母也无法选择。
很显然,温尼科特不如阿加莎·克里斯蒂足够幸运。温尼科特一生中治疗了六万多儿童患者,他深刻体察到幼儿时期各种缺失对人性发展的影响,又何尝不是在疗愈自己呢?
只可惜医者不自医,这也造就了温尼科特颇有争议的一生,比如他一方面是儿童精神分析大师,改变了千千万万母亲哺育孩子方式方法,他是暖男,还与父亲对抗,是个叛逆者,他婚内出轨者,甚至被认为欺师灭祖。
他的话让人印象深刻,请“世界准备好接纳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他在为世间所有婴幼儿代言。
看到这里明白了吧?幸福的童年,未必真的就幸福,温尼科特一生都在追逐他童年的缺失,而阿加莎·克里斯蒂,则一辈子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已,仿佛幸福的童年生活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