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件“ONE”上看到一篇文章下的评论,好几个都是“只有一个月我就要高考了。” 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但是心里还是有一种莫名的紧张。“高考”这个词似乎已成为我过去某段时光辞典里的高频词,如今再度提起,难免心头生起波澜。
我还是不太愿意写这个话题。
不知怎的,少年时尤其是初高中时特别愿意去抒写痛苦的情感与经历,写得自己呼天呛地,写得泣不成声,写着写着就会渐渐的安静,痛苦也慢慢沉淀,不再张扬。直到现在终于不像从前那么幼稚,虽然没有识尽愁滋味,却不会再强说愁,反倒不愿意去写一些艰难的不平的往事,因为一旦下笔,复杂的情绪就只增不减。
我对高考的感受,不能说痛苦,也不能说不痛,因为如果你的大部分痛苦是自己给自己强行扣上了,你就没有资格去说痛,可是如今若让我再去重温一下那种感觉,我肯定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真不知当初的自己中了什么邪,大概是“不想将就”的邪吧。那几年,又怎么能轻描淡写地说自己不痛呢!
我记得很多年前,妈妈就经常在我耳边说:“我就只送你读三年高中,只有蠢蛋才会去复读。” 所以后面的很多年我都觉得复读是件很让人丢面子的事情,承认自己的失败又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儿呀,复读的时候我就总在想: 一定要努力考那种特别牛逼的学校,要不然不知道有多少认识你的人躲在一旁偷偷地嘲笑你呢。 我越这样想就越觉得惊恐,手心一阵冷汗,我不能输,我不能输,也往往是因为太过想成功了,世上的很多事情似乎都是这样的,一股脑子向前,也不管方法对不对,就只知道死磕,物极必反,当时有多用力,结局就有多不尽人意。
后来我才懂得就简简单单只用一年的时间做好一件事情而已,为什么要想那么多个前因后果,为什么要变得那么艰难呢?马德说过:“我慢慢明白了我为什么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太执拗于一个结果而把过程弄得负重累累。
我还记得人生中的那几个夏天,空气中都是闷热的汗液的浑浊气味。我的手臂紧贴着书本,不一会儿就和纸张粘到了一起。用湿纸巾加上喷雾一遍遍地擦拭着脸部想获得一个清醒的大脑以撑起一个明媚的前程。然而下课铃一响,便像一只受了捶的老牛一样在一瞬间把头埋进自己的臂弯里,直到把手臂压的发麻才开始醒来,而黑板上的习题早已经换了一道又一道……
我记得这样的画面,我想很多人也像我一样记得那些不太明媚的夏日场景,为了几张试卷,我们做过多少努力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谁都不想徒劳,谁都不愿意白费青春,谁都有过挣扎,谁都有过有过近在远方的梦想。
高考带给我的,虽然没有破茧成蝶般的成功与圆满,但却带给我很多不一样的思考,关于后来人生的很多可贵的经验。
后来才明白,故事是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为什么要想着别人怎么看呢!
后来才明白,过程有时候比结果有趣多了,大可不必给自己强加痛苦。
后来才明白,原来自己能坚持一个目标这么久,将来做其他事情也一定差不了哪里去。
后来才明白,关于人生考卷上的每一道考题。不能随随便便去抄别人的答案,要认认真真的去思考每一道题带给你的意义。
只有一个月,我就要高考了。
告诉自己,不管后来怎样怎样,我今天用笔写下了这每一步,要快乐的写好。 ——尘庾2018.05.06
(时隔一年,我大一,祝所有努力的人都能收获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