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善而坚定是大家熟知的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可是知道是一回事,会用却是另一回事。对于我来说更是只知道有这么个词,所以这次有读书会的机会立马就报名参加了。 今天是正面管教的第一次读书会。第一章中描述的3岁的乔尼在严厉型、娇纵型以及正面管教式的三个不同家庭吃早饭的故事,生动有趣地说明了三种方式之间的截然不同,也让我们大家看清了自己养孩子的方式。在严厉型家庭妈妈给乔尼又是讲道理,又是打的,却无济于事,还被孩子操控;第二种娇纵型的妈妈一天24小时都在围着孩子团团转,疲惫不堪;在“正面管教”式的家庭妈妈给了乔尼一个有限制的选择:“你是要小麦圈还是维蒂麦脆”,在乔尼选择维蒂麦脆之后又说“我不喜欢吃这东西”的时候,妈妈没有说教,也没有想把麦脆调得更好吃些,更没有打孩子,只是让孩子出去玩,等吃午饭,让孩子体验他的选择带来的后果,当乔尼过一会回来说饿坏的时候,妈妈以尊重孩子的口吻说“我想你肯定饿坏了。”她没有来那一套“我早就告诉过你”的说教,而是安慰道“我相信你会挺到中午的”。我们常常在严厉和娇纵之间来回切换,来回穿梭,无法做到和善而坚定。所以说育儿先育己,我们要先改变自己,改变自己说话方式语气,并且坚定自己的态度。 孩子也是社会人,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能够适应环境,适应形形色色的人,有好的人际关系。孩子的行为都是以目的为导向的,所有行为的目的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追求归属感和价值观,明白了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读书会中间一位妈妈说她家儿子已经16岁了,今年参加中考之后一直在家休息,早上想让他帮爸爸一直给超市送货,就是不去,让大家给支支招。大家首先关心爸爸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怎样,让爸爸尽量多些陪伴孩子的时间,父子一起经历些事来增进父子之间的感情。有个家长提议让爸爸学会给孩子示弱(策略),爸爸可以假装身体有些不舒服,需要孩子的帮助(一定注意说话的语气,注意散发的“包子味”),妈妈也可以给孩子聊聊爸爸赚钱工作养家的辛苦,老公下班回家给老公捶捶背,揉揉肩,关心老公,心疼老公,让孩子看到这些也去心疼爸爸。也可以以发工资的形式去帮忙,用双圈理论和孩子一起商量对策,一家人一起合作,共同解决给超市送货这件事。
之前自己预习书的时候感觉很枯燥,看了就忘,今天经陈老师一说把学的实操班的行为、情绪、认知、“包子味”、孩子犯错的机会就是教育他的机会这些知识一结合,就能理解了。
感恩陈老师的带读讲解,感恩一起学习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