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社会,为什么依然需要重视体力工作及其生产率?
工作包括了知识工作和体力工作两部分,知识工作是创造性的,结果和产品是不确定的,而体力工作是确定的,结果和产品是明确的。我们大部分的工作,既包括体力工作也包括知识工作,纯粹的知识工作是没有的,管理者在重视知识工作及其生产率的同时,必须重视研究体力工作和体力工作者的生产率。提高生产率并不意味着让工人们更加卖力,而是意味着管理人员更加巧妙地组织生产。
2.如何提升体力工作的生产率?
无论体力劳动,还是知识型工作,获得并提高生产率的具体步骤大体上都是一样的。先观察分析,树立正确的目标,集中精力去解决最重要事情,获得必需的工具和信息,及时地反馈,通过实践,逐步地固定、抛弃和淘汰。
3.多劳就应该多得吗?
多劳不一定要多得,有贡献才应该得到奖赏,要坚持重视绩效的管理文化。真正的价值,来源于客户价值的实现。客户会为什么买单,我们的价值就应该在什么地方。
4.将知识运用于工作,是提升生产率的关键
将知识(包括想象力和判断力)运用于工作,分析和改进工作,才能系统化的提升生产率。企业的重点都应是帮助知识工作者,掌握应掌握的知识、肩负起知识工作者应负的责任,贡献出知识工作者应贡献的生产率,组织的属性是赋责赋能赋权赋利。
5.工具对体力工作的影响
工具是为工作和工人服务的,是不是好的工具,衡量的指标是能否帮助我们简单、轻便、容易完成这个工作。工具为工作服务,不是工作为工具存在。工具是人开发的,由从事工作的人来使用的,工具开发必须注意人的特性。
6.关于工具的遐想
使用工具的是人,承担责任的人。好的工具,能够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
7.体力工作的环境与氛围
让工作有效,让工作者开心、舒服、有成就感,是管理者的责任。今天的组织必须打造赋能场景,而不是工作场所或岗位。营造信任与合作的组织氛围,在良好的合作氛围中,个体更愿意尝试新东西,并释放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