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中医初学者,很早就听过“遣方用药等于排兵布阵”。
要说如何把军队建设好,就得把士兵性格把握住,加以利用,才能打好仗获取胜利。只有清楚药物的性格或许说是药物的秉性才能真正地做到配伍“君臣佐使”而取得良效。
寒热温凉平乃中药之五性,人亦如此否?斯以为人的性格亦是如此。
通过大学二年级的《中药学》学习,我们知道了各种中药均有属于自己的药性,也学习了药物的各种治疗作用。我倒是认为,掌握药物的实际作用倒还没有掌握药物的药性更重要。
为什么这么讲?中药药性之寒热温凉平等可以直接通过中医“以偏纠偏”的理论纠正身体的偏盛虚衰等情况。而不是依据药物的具体作用进行死板地对症治疗。不是说药物的具体作用不重要,而我是认为药物的具体作用可以作为一个框架,更主要的是药性/药物本性(秉性)的理解及掌握。
由此及彼,我也认为与人相处,知道并熟悉人的性格倒是比与他人斤斤计较更为大气与和谐。熟悉了朋友的性格,便知道了应当用自己的哪一方面去和朋友、家人和世界相处,怎么样去避开相冲突的地方。
我的理解不太多,我的水平也确实不高,感谢各位能点进来看我的文字。我想表达的是:细细思量生活便知道了,生活处处是中医,而中医里面包含的都是生活。中医不止是一门医学,更是一门深入人们生活的哲学,值得我们好好去参悟。
谢谢各位背友,谢谢各位师兄师姐,谢谢各位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