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鸾英
你为什么学习?希望高考能考个好大学。
你怎么学习呢?认真学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学习是什么?一片沉默。
已经念了十几年的书,学习是什么?一片死寂。
这是对一群高中生的提问,但是对我们自己进行提问,你能明确的回答出几个问题呢?
一、为什么学习?
上学阶段的学习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考一个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工作后的学习,目标不明确但却不外乎两个点,为了晋升或者提高自己;为了打发时间。但是反观周围的人就能看出,面对同样的目标,有的人永远斗志满满,而有的人懒散拖沓。为什么呢?这就不得不提学习中的动机理论。
最为显著的就是需要和喜欢。因为需要和喜欢,所以会付诸于行动而去学习,当这种需要越强烈的时候,行动力也会随之提高。
现实中最常见的就是考试前的临时抱佛脚,此时动机最为强烈,目标最为明确,学习效果也最好。
二、学习的过程是什么?
我一般把这个过程称之为谈恋爱,有主体有客体,还有中间的牵线者。学习也是如此,有你有学习对象,也少不了学习过程中的环境、工具。
谈恋爱中,两人因性格的不同有时会出现摩擦,这时需要两人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步伐和节奏来适应或者配合对方。在这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对方的喜好、对方的性格等都一步步了解和明确,然后才能携手走下去。
同样,学习的时候也需要做两件事,了解自己、了解学习对象的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合理的方式方法把两者链接,最后才能取得一个较好的学习成果。
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一度成为学习中崇尚的品格,但是我一直认为,如果没有目标、不采用合理正确的方式,可能导致你飞错林子、累死在学习的道路上。
三、合适的学习方法的解读
最近经别人介绍看了日本作家斋藤孝的《学会学习:从认知自我到高效学习》这本书,因为自己就是从事教育工作,在看的时候有意无意会与自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整合,对学习方法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书中在第一章中说:“就算你做不好,也不代表你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也许只是你的“方法”不对。”,何为“对”的方法?你的“对”的方法对其他的人可能就是“错”的方法,所以了解自己才是寻求合适的对的方法的第一步。
这就需要我们知道自己的学习习惯、行为模式以及思维倾向,具体来说就是要知道自己用什么方法记忆最快、在什么地方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在什么时候最有干劲。
同时,所采用的方法要适合自己的性格。不可否认这是在教育教学中常常被忽视的问题。有的人适合早起学习,有的人适合晚上学习,但是大多时候,都采用了一个大家都认为的“合适”的时间点来学习,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的性格特点,这样下去的后果可能就是心声厌恶和抵触情绪。当然,由于由于现实情况,这个不可能大范围的被应用于学校教育,但却是个人学习和终身学习可以参考和借鉴的方式。
学会多多借鉴名人的学习方法。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肯定有其独特和厉害之处,所以名人的力量不可忽视。身边一位高级教师曾教导新教师,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大多都要经历模仿、熟悉、创新、突破四个阶段。《学会学习》这本书用了16个名人的学习技巧来找到突破学习瓶颈的方法,而且每一种学习方法都列出了在学习中出现问题的适合人群,相信在读此书的人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方法。
比如斯蒂芬 金的“外界屏蔽法”,它就是针对学习时喜欢找借口的人,对此作者引用了斯蒂芬的学习方法:关上门,下决心。强调应学会迅速集中注意力,才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高密度的学习,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到心无旁骛。电脑、手机依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各种社交软件也会时不时的响起,这所有的一切都会干扰我们的身心,使正在做的事情一拖再拖,如果想克服,那么这个外界屏蔽法很适合你。
当然,在这16中名人的方法中并不是独立和分开的,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然后进行排列组合。
四、善于总结有助于自我的进步
在本书的第三章,作者总结了独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立竿见影的“斋藤式”速效学习法。所有的名人学习只有和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才会知道其是否合适,合适的方法也需要时间的检验。
在作者介绍的自己的学习方法中,我首推“剪报学习法”和“用剪报构建自己的世界”。当把新闻从报纸上剪下来贴在本子上,这个动作其实是你自己对信息的一种选择和收集能力,体现了你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剪报的右侧写上自己选择这则新闻的理由、自己的感受和意见建议,这是你对信息的一种整合能力的体现;在课堂上和同学交流、重新分类剪报,这可以说是对自己观点的梳理和再认识的过程。这一系列的行为结果,都会加深你的认识,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加入到你的知识体系,然后开阔眼界。
学习,就是获得新的知识,新的能力,以及新的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好的学习方法就像一根好的天线,只要我们备好天线随时准备接受信息,它们就会纷至沓来。
最后,这本书不厚,但是每一个方式方法都值得深究,有时间想结合本书写一篇有关学生学习方法的文章。